王岩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王岩叟(1044~1094) 北宋大臣。字彦霖。今临清人。他幼时聪颖过人。19岁时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时称“三元榜首”。

曾任栾城主簿、泾州推官。在泾州任上,因胞弟去世,弃官回乡奉养双亲。

熙宁年间,他被韩琦荐为国子监,后任安抚司机宜文字,其后任定州知府,颇有治绩。

哲宗即位,岩叟擢监察御史。他提出,社稷安危的关键是从谏用贤,“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主张治天下应以爱民为本,对欺压百姓的要给予严惩。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对江西盐官及酷吏因欺压百姓而罢官,哲宗还诏令各级官员要关心民众疾苦,凡有欺压百姓者,可随时投书。不久他任起居舍人,主管皇帝的起居事宜,并掌修记言之史。他向皇帝讲述做人的三德(即正直、刚克、柔克),深得皇帝的赏识。

在甘肃兰州附近有两座城镇,西夏觊觎已久,欲抢占之。延安守将欲以二城让与西夏,岩叟立即向皇帝进言,国家寸土,决不可让于他人,皇帝采纳其言。接着西夏以数万兵马攻占了定西以东地方,此时又有人主张把西夏抢占的地方让于西夏,岩叟力言反对,皇帝采纳岩叟的主张,派兵收复西夏抢占的地方,从而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宋王朝的尊严。

其后岩叟先后继任中书省中书舍人、枢密院直学士,恪尽职守,深受皇帝的赞赏,太皇太后曾对他说:“了解你的才略名望,所以破格使用。”

元祐八年(1093)因御史郑雍攻击宰相刘挚、右丞相苏辙及王岩叟、朱光庭等30人为挚党,遂贬岩叟为端明殿大学士知郑州府,次年,迁至河阳(今河南),数月卒。卒后,追赠左正大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