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事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 ★元·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二折

【近义词】:理直气壮

【反义词】:理屈词穷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说话

【英文】:legitimate <be perfectly justifiable; if the name (titles) are correct, words will carry weight>

【日文】:名分(めいぶん)が正当(せいとう)で言叶の道理も通(とお)る

【德语】:vollkommen im Recht sein <mit vollem Recht>

【故事】: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子路问孔子:“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先正名分。”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说:“你真鲁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教化不兴,教化不兴则刑罚不当,刑罚不当则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后以“名正言顺”谓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