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将领李谦,原名李隆光,笔名李刚,李仲武。湖南省醴陵县人。1909年1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就读于醴陵县中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和社会进步活动。1924年春,入广州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排长,率部与军校学生军先后参加广东革命政府为讨伐军阀陈炯明,统一广东的第1、第2次东征和平定滇系军阀杨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初步显示其军事指挥才能。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师连长,不久调任湘军改编后的第6军营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因战功显著,擢升为第19师第2团团长。大革命失败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两年后回国。奉命前往广西南宁,任国民党广西省警备第4大队副队长,在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广西军委负责人陈豪人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协助张云逸做争取部队工作。1929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离开广西赴上海汇报工作后,参与领导百色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陈豪人任该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张云逸任军长和前委常委,龚鹤村任前委委员和红7军参谋长,李谦任前委委员和副军长兼第1纵队纵队长。随后率部参加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作战。在转战桂黔边时,亲自指挥部队攻克榕江县城,取得战斗胜利。他作战勇猛。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他“张飞大队长”。
1930年11月,纵队改称师,任红7军第20师师长。奉命率部东进湖南西部边境,或奔袭,或固守,或杀回马枪,攻城略地,出奇制胜,多次打败国民党军的“围剿”。红20师越战越强,越战越猛,成为红7军中一支能征善战的主力部队。
1931年2月,红7军辗转来到广东乐昌县梅花村。湘粤军阀部队采用人海战术,来势汹汹,企图吞噬红7军。以勇猛著称的李谦,手挥驳壳枪,犹如猛虎下山,摧枯拉朽,指挥战士们扼守在梅花岭的咽喉地带——草家坪后山高地,先后8次打退湘粤军阀部队的猛烈进攻,取得战斗的胜利。然而,这位对革命赤胆忠心,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红军猛将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元代官吏李谦(1233~1311)元代文士。字受益,号野斋。元代东平路东阿县东阿镇(今地属平阴县)人。李谦少有所成,就学于东平学府时,日记数千言,为赋有声,与(徐琰)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号称“东平四杰”,李谦居其首。后选任东平府教授,迁东平万户府经历,生徒四集。翰林学士王磐素闻李谦之名,召其为应奉翰林文字,当时制诰,多出其手。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待制,护驾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受赐银壶、藤枕等。3年后,升直学士,为太子左谕德。曾上陈十事:正心、睦亲、崇俭、几谏、戢兵、亲贤、尚文、定律、正名和革弊。裕宗死后,世祖颇敬重李谦,命李谦至成宗宫为翰林侍读学士。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李谦因足疾辞归。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成宗即位,谕召李谦至上都,升为学士。翌年,因病还家。大德六年(1302年),又被召为翰林承旨,李谦以年事已高(时年已71岁)固辞。3年后又被谕召,欲征为太子少傅,仍力辞未就。仁宗即位(1311年)后,特谕召16人赴上都同议军国大政,李谦居首位,被授为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后辞职家居,悠游山水,晚年为云翠山南天观书写碑文犹存。以文章著名于世,为文醇厚古朴,不尚浮华,为学士所宗。死后,朝廷赐其里居曰:“尚德乡”,并建“野斋书院”,有《野斋文集》传世。以79岁高龄终老于堂。其著作还有《授时历议》3卷、《古今历参校》等。
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李谦(1916—1984) 高唐县施屯村人。农民家庭出身。1937年9月入范筑先部工作,不久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31支队2团团长。在齐河、禹城、茌平边界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后任齐禹独立营营长。1939年12月初任八路军平原纵队特务团团长。 1940年后,调任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等职。1949年8月后,历任平原省安阳军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部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曾被选为中共河南省委委员。1984年以正军级待遇离休。1984年12月病逝于北京。
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李谦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专业:材料学
1963年出生。
1981-1985年,洛阳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5-1988年,洛阳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学位。
1988年-,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工学院)材料学院。
1997年,洛阳工学院材料学院副教授。
2003-2006年,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
2006-2007年,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先进材料工学部访问交流。
成果
近期成果主要有:
轴承钢贝氏体淬火在矿山轴承上的应用研究,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负责人,2005年。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研究方向:
功能陶瓷和材料强韧化。
目前主要进行移动通讯用微波介质陶瓷材料(MicrowaveDielectricCeramics)的研究。已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纳米陶瓷粉体的湿化学法制备工艺。
低温烧结工艺。
掺杂改性。
主要试验条件:行星球磨机、高温烧结炉、真空烧结炉、真空热压烧结炉、高压反应釜、超声波分散仪、数字式粘度计、电动液压制样机、匀胶机、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表面电位粒径仪、精密LCR测试仪、矢量网络分析仪、高低温试验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等。
********************************************************************************************************************************************************
李谦主编
电视专家介绍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执行主编
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资深导演,囊括《艺术人生》创立以来的所有导演单项国家级大奖。
《艺术人生》创立至今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曾多次受邀给中央电视台其它著名栏目《足球之夜》等多栏目频道讲课。
l曾获奖项:
第四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 一等奖
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作品奖
《艺术人生——秦怡》获十六届《星光奖》
《艺术人生——德德玛》获十六届《星光奖》
《艺术人生——我的父亲母亲》获十七届《星光奖》
《艺术人生——东方红再聚首》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优秀专题奖
第七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 电视艺术论文 理论类奖
2003年“雨丁香”杯观众最喜欢的春节电视节目大奖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政府大奖20多项。
发表论文:
2003年《电视研究》第6期 发表《浅谈〈艺术人生〉栏目的细节创作》
2006年《电视研究》第8期 发表《〈艺术人生〉的五种节目“场”》
2006年《中国电视》第8期 发表《〈东方红再聚首〉创作手记》
2007年《电视研究》第8期 发表《〈红楼梦再聚首〉创新谈》
2008年《电视研究》第3期 发表《解析〈艺术人生〉“温暖”品牌文化的构建》
2008年《电视研究》第6期 发表《浅谈〈情满中国〉的创新与突破》
2008年《中国电视》第9期 发表《“背影”品牌的三要素》
2009年《当代电视》第1期 发表《浅谈〈艺术人生》 “再聚首”品牌的发展创新》……
图书著作:《艺术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艺术》执行主编
l出版发行词曲作品:
2003年作词、作曲的《红雨伞》,收录在德德玛同名专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