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Pteromys volans,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白飞鼠 拉丁文名:Hylopetesalboniger
物种特征: [识别特征]体型中等的一中鼯鼠,体长180-203mm,尾长160-180mm。体背面淡褐色。皮翼背面外缘从腕至臀黑色。由腕向后有一白色边缘。耳被以细小黑毛。体和皮翼的腹面均为白色。尾上面烟灰色,下面基部两侧浅黄色,尾端黑色。其粪便,叫五灵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分布 分布于尼伯尔往东到我国部分地区及印度支那地区。我国见于云南(丽江、宾川、武定),海南(尖峰岭、五指山),四川,浙江(丽水、庆元)、陕西。 生境与习性 生活于海拔150-3500m的山林。在云南尤喜栖息于近小溪的麻栗、核桃林中,树栖性。在树洞中营巢,巢底垫以苔藓或细草。一般洞口离地面10m以下,夜间活动。能在人住房附近活动。以果实为食,包括榕树果、芒果、核桃、麻栗、玉蜀黍等。每年繁殖1胎,每胎通常2-3仔。生育后雌雄分居。 种群现状 数量不多。可能云南西部较多,浙江南部山区有少量分布。 致危因素 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滥捕滥杀可能也是一个致危的因素。 现有保护措施 未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除在自然保护区内可能受保护外,基本上没有保护。 保护措施建议 开展现状调查,并考虑列入国家或地方的保护动物名录,保护已发现的栖息地,禁止滥捕滥杀。
不知道飞鼠属不属于野生保护动物,反正这是极稀少的一种动物,我在动物园里都没见过。在中国好像台湾多一些,在别的山区不多见。飞鼠的皮毛大多是红色或褐色,银灰色的不多见,所以银灰色的飞鼠是很珍贵的。但是,有一只银灰色的飞鼠却是死在了我的手上。
那年我在深山里开荒,有一天,那个拐弯抹角算起来我叫爷爷的队长叫我去采木耳。一块儿的还有养蜂的小江和看庄稼的老魏。我们在林子里走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一个东西从一棵树上飞到了另一棵树上。落到那棵树上之后,变成了一个毛茸茸的松鼠样的小动物。我大叫着指给爷爷看。他说,啊,是飞鼠!我们一齐追过去。飞鼠一看我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又向另一棵树飞了过去。它飞的样子非常好看,像一块手帕那样,在半空中飘飘摇摇,速度不像鸟儿那样快。落到树上,摇身一变,立刻成了一个四条腿的小兽。它用一双滚圆的大眼睛看着我们,一点儿也不惊慌失措。我们都很兴奋,一边叫喊着一边向它投掷石块儿。它逐渐被驱赶到了一棵孤零零的枯树上了。这棵枯死的树不很高,四面都没有相近的树。对于我们,这是一个阴谋,对于它却实在的太粗心大意了。原来飞鼠的飞并不能像鸟儿那样振翅一飞冲天而起,它仅仅是一种滑翔。它的前爪和后爪之间有一层皮毛相连,当张开时,形成滑翔翼。当它发现四周没有能够滑翔过去的树时,它慌了。它陷入了绝境。我们从四面包围住它,凶猛地向它投掷石头。当年我投掷石头很准。飞向它的石头总能打到它的附近。我也没想到能打中它,可是有一块石头正击中了这个飞行者。它像一块手帕似的从树上落了下来。它没有死,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瞪着,我们上前把它捉住,放进装木耳的水桶里。很快它恢复过来,在水桶里上蹿下跳,撞得铁桶嘭嘭响。但是我用一件上衣把桶蒙住,它有天大本事也跑不掉。
我木耳也不捡了,提着它跑回住处。我原想用麻绳儿把它拴住,可是刚拴上,它嚓嚓一阵猛咬,麻绳就成了一截一截的。它的牙齿像刀子一样锋利。我找一截中空的枯树干,用锯锯下一段,两头用铁丝编成网封起来,作成了一个笼子。把它装进笼子里之后,它在里面四处乱抓,乱撞,没一刻安静。它总想出来,抱住铁丝嚓嚓啃,当然是徒劳无益。我放心了,蹲在它对面仔细地对它进行观察。这只飞鼠比松鼠略小一些,它一身银灰色的毛皮油亮得发光,脊背处颜色最深,向腹部依次浅下去,肚皮就几乎是洁白的了。它连在一起的四肢在不飞的时候就像一个女孩儿穿着长裙,体态轻盈,飘飘欲仙。眼睛漆黑,非常美丽,如果说松鼠美丽的话,它比松鼠美丽十倍。它的动作敏捷迅速,在笼子里腾挪跳跃,不知疲倦。我有了一个宝物。半夜里,我忽然看见它跑出笼子了,一跃而起,跑出屋外,原来是一个幻觉,它还关在笼子里。我光着身子蹲在铁笼前看着,它没有睡觉,但比白天安静一些,月光下它两只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更加神秘诱人。我觉得它和我是不可分开的朋友了。
我非常想把它养活,但是它什么也不吃。我给它大饼子,给他核桃,它看也不看,只是想逃出来。我原以为过些日子它会好的,可是第三天早晨,爷爷说,你的飞鼠死了。我跑出一看,它在笼子里安静下来,一动也不动了。爷爷说飞鼠皮是很珍贵的,把它的皮给剥了下来。我原以为它是饿死,或者累死的。剥下皮来一看,它的整个后背都是黑色的淤血。我的那一击是致命的,它是被我打死的。
事情已经过去了30多年,飞鼠的样子仍旧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很喜欢它,我本不想杀它,却杀了它。它是惊人的美丽,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动物。又是那么英勇,一刻不停地反抗着。
飞鼠也许并不珍贵,但银灰色的飞鼠却是非常稀少。我无意中杀害了一个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小动物。人对珍奇的东西都有一种占有欲,我抓它只是想占有它,这种占有对它却是伤害。如果当初我抓它是想吃它那就更卑鄙。现在,据说台湾那边飞鼠宴是非常昂贵的宴席,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要吃那个飞鼠,虽然它死了,还是把它给埋掉了。其实野生动物并不是吃的美味,如野猪绝不比家猪好吃,野鸡也决不比家鸡味道更鲜美,狍子肉比羊肉差得很远,又粗又酸。熊肉更是不能吃,那股难闻的腥味儿让你受不了。当时的价格,猪肉七毛三野猪肉只五毛,鸡一元五野鸡只一元左右。狍子肉的价格比羊肉差得更多。熊肉好像只有四毛一斤。现在成美味的蛇、林蛙,当时根本就没有人吃这些东西。从这方面说,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凭自己的味觉而是凭价钱,越是少的,越是贵的,越是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