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名:鬣蜥科
中文名:沙漠鬣蜥
学 名:Dipsosaurus dorsalis
属 名:dipsosaurus
食 性:虽以草食尾主,偶尔也会捕食昆虫。
分 布:北美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
形态特征:全长30-40公分,4-5月间交尾,此时,成体的腹侧部会呈现出粉红色光泽。6-8月产卵,每胎可产3-8颗卵,8-9月即可孵化。依产地不同,分·成3亚种。
生活习性:栖息于长有矮木或多岩草稀的沙漠地带。地栖性,多生活在地表洞穴附近。日行性,体温偏高。
沙漠鬣蜥是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各州如加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以及墨西哥西北部的中小型蜥蜴.它们主要栖息在沙漠草原地区,以美国西南部的莫哈维(Mojave)和索诺拉(Sonora)沙漠为主,多数的栖地都与一种很普遍的沙漠植物Creosote bush重叠,所以它们的日常生活与这种植物关系密切.通常会在这种植物的根部挖掘洞穴躲藏,也会经常爬上Creosote bush啃食嫩芽,树叶和花朵.
由于它们体内的水份循环很缓慢,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很干燥的环境,行动迅速敏捷,是很机警的蜥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躲避.在分类上也有几种不同的理论,有些学者以地域性的差别将它们分为五个亚种,也有学者只把它们分为分两个独立品种,由于在外型上的差异性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就不去深入探讨.
在饲养上当然要把握干燥与高温的原则,基本饲养缸的布置与王者蜥的环境类似,底材以爬虫沙最适合,以PVC管或是石块堆出地洞供它们栖息,照明和温度以UVB灯来提供最为适合,灯下温度可以高达摄氏45-50度,平均缸温可以保持在28-32度之间,水盆可以不要,但是必须注意它们进食状况,没有进食的个体很容易脱水,所以偶而喷喷水也是比较保险的做法.沙漠鬣蜥属于杂食性,但是偏向素食为主,日常食物以一般绿色叶菜为主,花朵种子等也可以供应,幼体也可以每周固定喂食面包虫或蟋蟀1-2次,成体喂食虫类的次数可以减少.
虽然沙漠鬣蜥可以群养,但是雄性的地域性还是很强,特别是在3-6月之间的繁殖期,雄性间的争斗难以避免,虽不至于造成死亡,但是因为它们的尾巴长达身体的1.5倍,被咬断的情形还是很常见,最好是只养一只雄性.幼体就比较没有这种顾虑.
雄性沙漠鬣蜥的尾巴根部较粗大,也会出现很明显的股孔,它们会用股孔的分泌物来标示领土范围及显示身份,雌性就没有这种构造.通常沙漠鬣蜥在三月间由冬眠中苏醒后就会进行交配,雌性通常在五月间产卵,每次产下2-9颗蛋,在27.5-29.5度之间大约6-8周可以孵化.幼体可以喂食与成体相同的食物,当然食物体积要小一点.经过3-5年的养成就可以繁殖.
沙漠鬣蜥虽然在美国族群很庞大,但是因为各州都有法令保护,所以实际上在宠物市场上并不多见,但是常年以来都是很受欢迎的美国本土沙漠蜥蜴类之一.台湾也有少量进口,算是内行人才会注意到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