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蒙古国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中国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 ,原来是蒙古的一部份,但于蒙古独立之时,被苏联侵吞。现时唐努乌梁海仍然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份,被并入西伯利亚联邦区域。以居住唐努山一带的乌梁海人而得名。地域东至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额赫河(今额金河)和赛因诺颜部讷穆讷

山,南界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及科布多所属杜尔伯特部牧地 ,西临科布多所属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北接俄罗斯,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是我国史书中出现的"温良改"、"斡良改",唐代的"都播"、"都波",元代的"秃巴思"、"秃八" ,后译写为"图巴"。清代乌梁海人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唐努乌梁海地区原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在苏联的策动下宣布"独立",1944年为苏联兼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苏联解体后,唐努乌梁海地区成立“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沙俄策动唐努乌梁海地区“独立”的过程1860-1911,沙俄以探险、采矿为名,对唐努乌梁海进行殖民和经济侵略。唐努乌梁海地区已有大量俄国移民,并对当地中国居民实行血泪的“种族灭绝 “(见师博主编《外蒙古独立内幕》!这一时期也是沙俄侵占唐努乌梁海的关键时期之一。
1912年,乘外蒙古叛乱之机,沙俄直接吞并了唐努乌梁海。
1916年12月28日,由于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决定由乌里雅苏台佐领专员兼管唐努乌梁海事务,恢复对该地区行使主权。
1918-1919年,中国政府派兵驱逐了盘踞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沙俄残匪余部,重新将唐努乌梁海纳入中国版图。
1920年,白匪、苏俄相继窜入该地,唐努乌梁海从此落入苏俄之手。
1921年,“土瓦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不予承认,再次叛乱的外蒙古政权非常不满。
1941年,苏联未通知中国,指示“土瓦人民共和国“参加苏德战争。
1944年10月,“土瓦人民共和国“苏维埃通过决议“加入“苏联,改名“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后记) 。
1992年,“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通过“主权宣言“,宣布该“国“为主权国家,并更名为“图瓦共和国“。至此,原属于中国神圣领土一部分的唐努乌梁海就这样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
由于俄罗斯并未最终解体,该国最后仍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名为“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应分为三部分:“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蒙古“库苏古尔省”。但由于后两部分事实上已没有了“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因此,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对于唐努乌梁海,由于目前事实上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她的人口资料。民族:由于俄罗斯的殖民统治,目前唐努乌梁海的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图瓦即乌梁海人已成为少数民族。图瓦人系蒙古族的一支,明代称兀良哈人,后来迁徙至唐努乌梁海地区,改称为图瓦或土瓦人。
历史: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汉代就有中华民族活动的痕迹。唐代为都播地,归安北都护府管辖,已被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北宋时属辖嘎斯地,南宋时属西辽政权,称谦谦州。元朝时属岭北行省,称益兰州。明代属蒙古瓦剌部(当时的兀良哈部还远在石勒喀河流域)。清代才被称为唐努乌梁海,为外蒙古扎萨克图汗辖地。根据1727年《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中俄在此以萨彦岭为界。清政府在此地设置5旗46佐领,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沙俄从17世纪开始,一直妄图吞并我包括唐努乌梁海的蒙古地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清王朝的强大。它的侵略和吞并阴谋都未能得逞。作为边界条约的一部分,《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一个平等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俄国人称为“俄清”)中段边界的走向。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开始腐败和衰落,而西方列强却蒸蒸日上(相比之下,沙俄却也是比较腐败和野蛮的)。1860年,由于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沙俄以“调停”为名,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不但强迫清政府承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而且将乌苏里江以东中俄“共管“之地全部吞并。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款,沙俄莫名其妙地提出要堪分中俄西北边界事宜。1864年10月7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通过欺骗、恫吓、武力占领等手段,侵占中国西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根据这个条约,沙俄侵占了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十佐领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这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以后签订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进一步完善了沙俄对这些地区的侵占!
帝俄对唐努乌梁海的第二次侵略和吞并出现在1911-1944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长期受到沙俄威逼利诱的外蒙古王公乘机宣布“独立”,自立“大蒙古国”。本来叛乱集团准备占领包括唐努乌梁海的整个外蒙古地区,但沙俄却将唐努乌梁海排除在“大蒙古国”之外,声称沙俄在唐努乌梁海有特殊利益,必须对该地区进行直接控制。这样,外蒙古叛乱集团在脱离祖国的罪恶活动中,又出卖了1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俄国十月革命后,中东部36佐领一度由中国政府收复,并派专员驻扎其地 。但不久又被迫撤退 。东部9佐领之地今属蒙古国库苏古勒省。1924年中部为俄国强占的27佐领之地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被并入前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1948年又改为“图瓦自治州”。
有关诗歌《唐努乌梁海》---- 席慕蓉
远远远远地高过海面
高原上安静躺卧着的
象菊花一般清澈的湖水啊
萨彦岭下是我们失落了的
库苏古泊
被别人取走了的金银
我们会唤叫着去夺了回来
被别人取走了的马匹
我们会骑上更快的马
再去抢了回来
被别人轻易取走了的唐努乌梁海啊
怎么从来没听说有哪一个子孙曾经
为她流下过一滴泪来?
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在清代为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故称唐努乌梁海。“乌梁海”之词始见于清代,它是中国古籍史书中“斡良改”人演译至清代称“乌梁海人”。因此,唐努乌梁海自清代起,是指唐努山乌梁海人居住的地区。在清代,乌梁海人分三支:唐努乌梁海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居阿尔泰山)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居环阿尔泰诺尔) 。唐努乌梁海位于中国(清朝) 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为群山环抱之盆地,其面积为17 万多平方公里。1919 年(民国8 年) 恩华撰《唐努乌梁海图说略》称“唐努等四旗占西经18 度至28 度,北至
北纬54 度、南至北纬50 度,北界俄国伊尔库茨克、叶尼塞斯克、托穆斯克,西界我国割弃之阿尔泰诺乌梁海(属俄之托穆省) ,南界外蒙扎萨克图汗部及科布多杜尔伯特。..唐努乌梁海境内,北唐努迤南,唐努旗以北,气候最适,雨量尤多。..唐努乌梁海金矿最多, ..森林茂富, 巨木干天, 大俱数抱。” (P356 - 358) 1913 年(民国2 年) 唐努乌梁海约有52300 人,主要是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在清代分为五旗46 佐领,旗设总管,由清政府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一、唐努乌梁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古籍史书中称乌梁海人为“温良改”、“斡良改”。唐努乌梁海先后为我国北部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等统治区的一部分。唐代(618 —907年) 称乌梁海人为“都波”,或“都播”。公元647 年(唐贞观21 年) ,“唐政府宣布在大漠以北铁勒居地设置6 都督府、7 州。647 —648 年, ..都播、等部相继遣使入贡,‘请置唐官’。唐于..结骨部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 。都播是结
骨的属部, ..唐努乌梁海从此归入唐朝版图。” “唐朝灭亡后,唐努乌梁海地区先后处于辽(907 —1125) 、金(1115 —1234) 统治之下。”元代(1206 —1368) 称乌梁海人为“秃巴思”、“秃八”。成吉思汗于1207 年“命长子拙赤北征‘森林百姓’。拙赤降服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主要居民秃巴思(即都波) 人..等部,取得了整个唐努乌梁海的土地。..秃巴思人的住地则归成吉思汗直辖,这些地区以后成为元朝岭北省的组成部分。” 元、明(1368 —1644)“之际,唐努乌梁海由蒙古瓦刺部控制。明代中期,蒙古达延汗击溃瓦刺部,将唐努乌梁海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明末( 1628 —1644) 清(1616 —1644)初“, 唐努乌梁海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1655 年(清顺治12 年) 冬,清朝封喀尔喀八个大封建主为扎萨克”。“由于1655 年以后和托辉特部成为清朝的属部,和托辉特管辖下的唐努乌梁海当然也就成为清朝的一部分了。”二、沙俄向西伯利亚扩张与中俄划界条约之签订沙皇俄国之前身莫斯科公国是欧洲东北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一个欧洲国家。1547 年1 月16 日,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1530 —1584 年) 加冕即位,为提高自身权威,自称“沙皇”(1547 —1584) ,从此莫斯科公国又称沙皇俄国,简称沙俄。16 世纪的沙俄西临瑞典王国、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王国,南接奥斯曼帝国,北至巴伦支海,东边的领土已扩张至鄂毕河东岸地区。沙俄殖民“活动舞台是乌拉尔到太平洋之间的整个北亚。十六世纪俄国人出现在那里以前,亚洲的整个这片辽阔土地,同哥伦布以前的美洲一样, ..从十六世纪开始,俄国哥萨克为谋取暴利来到太平洋北岸。”16 世纪至17 世纪初,沙皇利用西伯利亚当地居民政治、军事相对落后且较分散的状态,仅以数量甚少(数十或数百名) 的“哥萨克”(突厥语,意为“冒险者”军人) 组成的军队,向东扩展,夺占西伯利亚。1563 年,沙皇伊凡四世自称“全西伯利亚皇帝”。1581 年,以叶尔马克为首领的哥萨克装备了一支由840 人组成的西伯利亚远征军。该军于1582 年11 月4 日侵占了西伯利亚汗国
首都西伯里(失必尔,今伊斯克尔) 。西伯利亚汗国的统治者库楚姆汗与当地居民(通古斯人) 对沙俄哥萨克进行了激烈的反抗,1585 年8 月6 日,叶尔马克虽在败逃中淹死于额尔齐斯河,但哥萨克沙俄军队还是征服和侵占了西伯利亚汗国。1604 年,沙俄军建立了鄂木斯克。[4 ] (P95) 1618 年,沙俄军队在托木河上游,建立库兹涅茨克城堡。1619 年,又建成马科夫斯克和叶尼塞斯克,也都是城堡。 1628年,在叶尼塞河岸建克拉斯诺尔斯克城堡。 沙俄军队以这些城堡作为南侵准噶尔,直至唐努乌梁海北境的据点。1613 年1 月,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之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596 —1645) 被沙俄缙绅会议推举为沙皇,由此开始了沙俄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时代(1613 —1917) 。沙俄军队继续向南向东侵略扩张。1607 年、1609 年,沙俄塔腊城(位于额尔齐斯河岸) 将军曾遣使至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诱使其“转入俄国国籍”,遭拒未能得逞。1632 年,沙俄军队侵占并建立雅库次克城堡。1639 年, 俄军到达鄂霍次克海岸。1649 年, 沙俄军队建立鄂霍次克城堡。“到17 世纪中叶,俄国人穿过位于阿穆尔河(黑龙江) 两岸的那片重要地区向东急剧扩张。他们很快就征服了几个独立的通古斯人游牧部落,沿阿穆尔河两岸建起星罗棋布的小要塞,其中主要的是阿尔巴津(雅克萨) 和呼玛尔堡。1682 年, 彼得一世(1672 —1725) 被立为沙皇。1685 年6 月、1686 年7 月至1687 年(清康熙24 年) ,中国清朝政府军为保卫领土在雅克萨击败了东侵的沙俄军队。“1689 年,中国人毫不困难地把俄国人逐出了阿穆尔地区,并有能力把一支大军带到尼布楚与该处的小小俄军对峙。” 中国(清政府) 与俄国于1689 年(清康熙28 年七月二十四,俄历1689年8 月27 日) 9 月7 日,签订中俄第一个划定两国边界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有法、英、中文本,中国《元史》上把俄罗斯译作兀鲁思、斡罗斯) 。该条约第一条规定“,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 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又流入黑龙江的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于中国, 河以北诸地尽属于俄国。..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又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大兴安岭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南,包括库页岛均属中国领土。18 世纪初,约1713 年,库页岛的阿伊努人就到中国清朝设在黑龙江口的衙门向清朝纳贡。清朝官吏“对(这些) 酋长都是表示欢迎的,给他们以品位和官职(清朝地方官) , 并以优厚的礼遇作为安抚的手段。”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国家学者也承认:“直到18 世纪末为止,中国与西伯利亚接壤地,至少在局部上,享有压倒俄国的优势力量。彼得大帝之前,在军事上,中国大概完全是较强的一方,而在文化领域内,比起还是半开化的俄国来,中国就更为优越了。”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俄国势力发生发激烈动荡,旧俄势力(白俄) 试图以此作为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据点之一,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对旧俄反革命势力发动了进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波及唐努乌海海地区,唐努乌梁海居民和中国内地至此经商者遭受严重灾。面对此种形势,中国政府外交部采纳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陈毅之建议:武力收复唐努乌梁海。1918 年8 月,驻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陈毅和驻库伦大员公署秘书长严式超等奉中国政府命武力收复唐努乌梁海。中国军队兵分两路,西路军于1918年9 月下旬出发,由严式超率库伦卫队第三连及驻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卫兵各一排,由乌里雅苏台向西进发,经科布多后,向北进抵乌兰固木,进而攻克汗达垓图山口,以收复克穆齐克旗。东路军于1918 年11 月14 日出发,由驻库伦大员公署秘书黄成土序领库伦骑兵四团一个排和50 多名外蒙古地方军,由乌里雅苏台出发,北进经精奇里克,先抵唐努旗,再进攻克木毕齐尔的旧俄白军。1918 年12 月下旬,黄成土序率东路军到达唐努旗总管驻地萨穆噶勒,收复了唐努旗山南地区。但西路的进军却不如东路军顺利,此时流踞于唐努乌梁海的旧俄白军对中国军队进行顽抗。1919 年1 月21 日,黄成土序率部前进,于1 月下旬占领克穆齐克旗在唐努山南70 余里的地区的卡伦(哨站、据点) 多处,击败顽抗俄军。1919年1 月31 日,严式超率西路军由乌兰固木向北前进,2 月4 日,中国军队抵达克穆齐克旗的齐齐尔哈那卡伦附近。但克穆齐克旗之旧俄白军势力仍不撤走。1919 年2 月26 日,黄成土序率部分尖兵,沿汗达垓图山口东小道前进,8 月28 日,抵达加大。严式
超则率军于2 月28 日进驻汗达垓图大道坝口。中国军队与旧俄白军于加大激战9 小时,互有伤亡。1919 年6 月初,克穆齐克旗人民发动反俄起义“, 当地人民聚集数百人,持猎枪木械,群起与俄为难”。[ 2 ] (P242) 6 月16 日,中国军队在当地人民反俄起义配合下,击败旧俄白军之顽抗,于6 月23 日收复克穆齐克旗。7 月12 日,严式超率部光复加大,并于此正式成立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公署。中国政府任命严式超出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随后,外蒙古地方部队,打败了驻克木毕齐尔的旧俄白军,并收复了克木毕齐尔。至此,被沙俄侵占的中国唐努乌梁海重归祖国,中国政府收复了对唐努乌梁海的主权并行使统辖。1920 年12 月21 日,中国政府发布大总统令,任命黄成土序为唐努乌梁海参赞。但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继续波及中国唐努乌梁。在中国政府和军队收复唐努乌梁海的同时,萨彦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的苏俄红军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西伯利亚地区已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府。1920 年,苏俄红军决定进入唐努乌梁海追剿残余之旧俄白军,并与中国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公署的官员举行了会晤,但苏俄政府与红军代表在唐努乌梁海主权问题上并未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与中国官员发生对立。更主要的是中国政府在唐努乌梁海的驻军很少,且装备与战斗力难于与西伯利亚的红军相比。尽管1921 年初,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苏俄红军已陆续撤走。但1921 年3 月又发生旧俄白军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严重事件,攻占中国外蒙古库伦的恩琴率领的旧俄白军匪帮,伺机涌入唐努乌梁海,中国政府驻唐努乌梁海的官员与军,惨遭杀害,地方政府机构与管辖受到致命摧残,而当时中国中央政府(北京政府) 却无能无力驰援。在此形势下,1921 年夏,苏俄红军再次进入唐努乌梁海,消灭了恩琴白匪,并在唐努乌梁海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在苏俄红军占领下,1921 年8 月,唐努乌
梁海宣告“独立”,成立“唐努图瓦共和国”。虽然1921 年9 月,苏俄宣称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苏俄领土,但实际上苏俄已牢牢掌控着唐努乌梁海地区。1926 年11 月,在苏联红军占领下,“唐努图瓦共和国”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1944年10月“, 图瓦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纳入俄罗斯联邦的建制,成为苏联版图的一部分。对于沙俄———苏俄———苏联之逐步侵吞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中国历届政府未予承认,也未与沙俄———苏俄———苏联签订有关改变唐努乌梁海主权的条约。沙俄———苏俄———苏联在没有任何条约的前提侵占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的事例,在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上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