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烷生物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吡咯烷生物碱是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这些植物包括许多可食用的植物(如千里光属,猪尿豆属,天芥菜属).许多含吡咯烷生物碱的植物也被用作草药和药用茶,例如日本居民常饮的雏菊茶中就富含吡咯烷生物碱.目前,从各种植物中分离出的吡咯烷生物碱有100多种.

研究发现许多种吡咯烷生物碱是致癌物.以含0.5%长荚千里光(Senecio longilobus)提取物的食物喂饲小鼠,结果存活下来的47只小鼠中17只患上肿瘤.在另一实验中,将吡咯烷生物碱以25mg/kg胃内给予小鼠,处理组的小鼠癌诱导发生率为25%.给小鼠每周皮下注射7.8mg/kg的毛足菊素(Lasiocarpine)1年,也可诱导出皮肤,骨,肝和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吡咯烷生物碱对人类的致癌性仍不清楚.

吡咯烷生物碱的致癌性和诱变性取决于其形成最终致癌物的形式.吡咯烷核中的双键是其致癌活性所必需的,该位置是形成致癌的环氧化物的关键.除环氧化物可发生亲核反应外,在双键位置上产生脱氢反应生成的吡咯环同样也可发生亲核反应,从而造成遗传物质DNA的损伤和癌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