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①取下;除去:脱帽|脱鞋;脱色;脱指。
②掉下;落掉:脱落;脱毛;脱皮;脱发。
③离开;从某种环境或状态中出来:脱离;摆脱;逃脱;解脱。
④漏掉:脱漏;脱字;脱误。
⑤姓。
[脱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未经思索,随口说出。
〖例句〗小明学习用功,肯钻研,课本里的什么问题也难不住他,只要你一提出,他便脱口而出,回答正确。
[脱离] tuōlí ①离开,不再置身其中;②断绝(某种关系)。
〖例句〗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她已经脱离了危险。
[脱身] tuōshēn 离开某种场合;摆脱某件事情。
〖例句〗爸爸早就答应带我去动物园,可是工作太忙,一直不得脱身。
[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指修道者得道,就脱凡胎而成圣胎,脱凡骨为仙骨。现用来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例句〗劳教所的学员经过政府管教人员的耐心教育后,大都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脱颖而出] tuō yǐng ér chū 比喻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例句〗在这次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小明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
更多的信息——
脱〈动〉形声。从肉,兑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
脱tuì
1.见"脱脱"。
2.同"蜕"。
【中医】脱,证名。病情突变,阴阳相离,生命垂危的证候。《临证指南医案·脱》徐灵胎评语:“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如中风病脱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声如鼾,甚或直视、肉脱、面赤如妆等。参见中风脱证条。
又:在文献的传抄过程中,漏掉一个或数个字。也称"夺文"、"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