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
【读音】kū wěi
【解释】因干枯而萎缩。
【近义词】干枯枯败凋零 凋谢
【反义词】旺盛 新生
【例句】这么久没有下雨,地里的麦苗枯萎了。
【症状】多发生在开花结果初期,病株先由下部叶片枯黄,大量脱落,病茎和病根的表皮缢缩,易松脱,木质部亦变褐。有时病部只在茎地一侧发展,沿纵茎形成一坏死条斑,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全株枯死。纵剖根茎可见维管束组织变褐,根系不发达,根尖有枯死现象。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发病条件】病菌通过土壤、雨水、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适温为24~28℃,最高37℃,最低17℃。重茬地、雨后积水、土壤过酸、缺钾肥或线虫多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
(2)实行隔年轮作。
(3)选择偏沙性土壤高燥地块种植,防止田间积水。
(4)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100毫克、千克农抗120浸种6小时后,催芽播种。
(5)床土消毒:床土铺好后,用7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将床面喷湿,覆盖塑料膜2~3天,揭膜后2天播种。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0.2~0.3升,7~10天喷灌一次,可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