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游动孢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初级游动孢子 Primary zoospore

在一个生活史中,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的时期出现若干次,根据其次数将之称为一次游动性、二次游动性等。把最初在游动孢子囊内形成的游动孢子称为初级游动孢子,而二次游动性,一般多指初级游动孢子和次级游动孢子在形态上不同的两形性。就水霉目的水霉属来说,初级游动孢子为梨形,有以下四个过程:(1)靠前端的二条鞭毛来游泳;(2)产生细胞壁后便成为不动孢子状态;(3)发芽后产生一个次级游动孢子,呈肾脏形,在其凹下侧面生有二条鞭毛来进行游泳;(4)从不动孢子状态发芽而产生菌丝。绵霉(Achlya)属缺少(1);网囊霉属(Dictyuchus)缺少(1)和(2);静水霉属(Aplanes)则只有(4)而不产生游动孢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