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刺鲀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类地位:三刺鲀属(Triacanthus;triplespines)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总目、鲀形目、三刺鲀科的1属。

名称由来:该属鱼类,因背鳍与左右腹鳍各有一大硬棘,故通称三刺鲀,又名三脚迪、炮台架。

种属分布:广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自中国到朝鲜、日本、红海及澳大利亚。中国沿海有4种,即双棘三刺鲀、布氏三刺鲀、短吻三刺鲀及牛氏三刺鲀。短吻三刺鲀分布广泛,南北沿海均有,其余3种仅见于南海及台湾海峡。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250~300毫米。体延长,甚侧扁,尾柄细长。眼中大,侧上位。口小,端位,前颌骨能伸缩,未与上颌骨愈合。上下颌牙各2行,门齿状,外行8~10个,内行2~4个。第一背鳍Ⅲ~Ⅵ,第一鳍棘强大,其余短小细弱,第二鳍棘不及第一鳍棘的1/2;第二背鳍22~25鳍条。臀鳍17~20,与第二背鳍相似,鳍基长超过第二背鳍基长的1/2。两腹鳍各成一强棘,连于腰带。尾鳍分叉。体被粗糙小鳞,鳞上具十字形的隆起嵴。侧线明显。无气囊。

生活习性:三刺鲀为近海底层鱼类。肉食性,以甲壳类、贝类等为食。产卵期在春末夏初,福建沿海在4、5月间可见到性腺成熟的个体。

经济价值:三刺鲀的胆具弱毒,卵无毒,肉味尚美、可供食用,鲜销或腌制咸鱼。[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