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积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每种花卉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这个对花卉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花卉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每一种生物都需要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够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温度在生态学中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态学零度,但仅仅温度达到所需还不足以完成发育和生长,因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为总积温或者有效积温。这就是有效积温法则,它的表达式为:

K = N(T - C)

K:生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日度”表示

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天数

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C: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热量)条件。在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并且要积累到一定的温度总和,才能完成其发育期,这个温度的累积数称为积温。

积温有两种,即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每种作物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或称生物学起点温度),这个下限温度一般用日平均气温表示。低于下限温度时,作物便停止生长发育,但不一定死亡。高于下限温度时,作物才能生长发育。我们把高于 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值叫做活动温度,而把作物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该作物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度,也就是 说,这个温度对作物的生育才是有效的。作物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就叫做该作物这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不同之点,在于活动积温包含了低于生 物学下限温度的那部分无效积温;温度愈低,无效积温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有效积温较为稳定,能更确切地反映作物对热量的要求。所以在制订作物物候期预报时,应用有效积温较好。但应用于某地区热量鉴定,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划时,则以用活动积温较为方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