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拼音:chūn cán
释义:春季饲养的蚕。
示例:晋傅玄《明月篇》:“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春蚕度纲,绮地应纺;秋梭鸣机,织为褧衣。”
元马祖常《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妇功春蚕溢,穑事秋田获。”
清马銮《投梭女》诗:“早识春蚕丝已尽,当时应悔误投梭。”
生物春蚕 silkworm cultured in spring
蚕是鳞翅目昆虫,它的一生中可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刚从卵孵化出来的蚕,黑色有毛,好似蚂蚁,叫做蚁蚕。蚁蚕吃着桑叶慢慢长大,过了一个时候,不吃不动,好像人在睡眠一样,进入了头眠。过了一、二天,它蜕去一层皮,又开始吃桑叶,身体继续长大。这样反复四次,达到成熟。从头眠到四眠,时间约一个月,吃掉一市斤的桑叶,身体增长四十倍,体重增加约有九千倍。
一条成熟的蚕儿,有多数环节组成,全身分头、胸、腹三部分。它的头很小,长有一对坚硬的大颚,有左右向内开合,咀嚼桑叶为食。胸部三节,每节生有一对胸脚;腹部共有十节,从第三节到第六节各生有一对腹脚,胸脚和腹脚是行动器官。末端生有尾脚,用来攀缘桑叶。
蚕的身体内部有一对特殊的器官叫丝腺,成熟的蚕,身体透明,体内充满丝质。它靠袅动头吐丝作茧自缚,把身体围住,吐完丝后再蜕一次皮,变成了像一颗花生大小的蛹,不吃不动,蛰伏茧内。十天以后,蛹化成蛾钻出茧外。经过交尾,雄蛾先死,雌蛾产卵后也结束了一生。每只雌蛾产卵五百至七百粒。

是指春季饲育的家蚕,饲育时期常受地温、气候、农田作业等各种影响,特别是桑树的发芽情况而定。一般收蚁在5月上旬,但是在暖和的地方,是4月下旬。春蚕的茧形大,而且茧丝纤度粗,一般丝质良好。这也是中国特产之一——丝绸的原料。由于桑树较多,气候温润,所以以养殖家蚕为经济主体多出现在南方,因此有些乡村中出现了“桑基鱼塘”的经济方式。蚕茧有很多颜色,但黄色和白色较常见,也少有红色和蓝色,彩色丝绸多为人工挑染。
养蚕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春蚕饲养前的打扫、清洗、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首要一环,是夺取春蚕高产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抬头和扩展,做好养蚕前消毒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必须做到动手早、行动快、质量高、效果好。
首先,清扫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灰尘。打扫的目的是把大量隐藏在灰中的病原菌清除掉,把潜伏在蚕室内的桑螟等越冬害虫杀死,减少病原菌在蚕室内的基数和数量。打扫时要求做到蚕室的周围、墙壁、门窗、地面等无明显的灰尘堆积,蚕匾、芦帘等蚕具无丝缕和病死蚕。
其次,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先把蚕匾、蚕台、芦帘等蚕用物资在河水中浸泡1-2天,然后用人工刷洗的方法洗净蚕匾、蚕台、芦帘等蚕用物资,并把蚕室的墙壁、门窗及地面冲洗干净。清洗的目的是把附着在蚕室、蚕具的病原菌充分地暴露在空气中,以提高药消的效果。要求做到蚕室六面光、八角净,水冲淌清水,手扶不沾污;蚕具无丝缕,无残粪,无死蚕,无污渍。对一些受病蚕污染严重的难清洗的蚕具要用碱水浸泡后剥去病斑。蚕具清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晒5-6个小时。
再次,进行药剂消毒。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水剂喷湿消毒。把蚕室和蚕具等养蚕用品全部用消杀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喷湿后保持30分钟的湿润。要求做到配药准、用量足、喷布全、保湿时间长。消杀精的常用浓度为250倍水溶液,即取本品一袋加水25公斤稀释,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消毒。喷洒消毒时,每平方米225毫升。并做到现配现用,放置时间不能超过半天,不能加入石灰等碱性物质。
最后,用优氯净烟熏消毒。把蚕具搁空在蚕室中央,尽量避免蚕具重叠,熏蒸24小时(一般20M2的蚕室用烟熏药一袋)。在养蚕前2-3天再用新鲜石灰浆消毒一次,将对控制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有很大好处。
布置小蚕专用共育室1、检修加温设备是否完好。目前,我市进行小蚕共育的形式大体分3种,一种是电加温共育,要求对设备和线路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另一种是炕床或饲育箱共育,要求进行试灶、排气、补湿,掌握升温和保温性能;比较普遍的是煤气管道加温,重点要检查管道是否漏气,补湿性能是否完好。
2、装好窗帘、门帘,准备好收蚁用的各种物资,如棉纸、白纸、蚕筷、鹅毛等。
3、仔细复查蚕室内是否放置过农药或喷过杀蚊药水,发现有上述问题,及时更换地方或用新鲜石灰水进行全面、多次的驱避排除。
4、为确保桑叶的新鲜度,每饲养户要准备一只"活水贮桑缸",并坚持每天调换清水,缸面湿布要经常清洗消毒。
怎样养好春蚕

春蚕期气候好,叶质优,茧质良,容易取得蚕茧高产,产茧量一般占全年总产茧量的40%左右。因此,养好春蚕是增加蚕农收益,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的关键。
(1)做好种叶平衡
蚕儿主要靠食桑叶促进生长发育,必须根据桑叶产量决定春蚕饲养量,既要防止养“过头蚕”,蚕儿受饿,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也要防止养蚕不足,桑叶剩余,减少经济收入。测报春叶产量主要根据桑树株数、条数、条长决定,据试验调查,湖桑32号平均条长1.5米,剪梢后尚剩1米,长势较好的桑园每米桑条产叶量为150克左右,按此标准计算春叶量,如1亩桑园有桑树770株,剪梢后平均条长1米,平均每株有效条6.5株,平均每株春叶量为0.975公斤,按春蚕7.5公斤芽叶产0.5公斤蚕茧计算,可饲养1~1.25张春蚕,亩产茧50公斤左右。
每米条长产叶量应根据桑树长势、春季桑树培管、气温高低、不同桑品种等因素灵活掌握,桑树长势好、春肥足、春季气温高、桑树发芽早、节间密的桑树,每米条长产叶量偏高,反之则偏低。因此,必须加强桑田春季肥培管理,努力提高春叶产量,确保春蚕饱食上山。
(2)严格消毒防病
春蚕期虽然气候好,病原少,叶质优,但忽视蚕室蚕具消毒,春蚕后期也会发生蚕病。养蚕前的消毒要按照“一扫、二铲、三浸、四洗、五晒、六消”的顺序,即蚕室内外彻底打扫,清除所有污物;室内铲土(水泥地用清水反复清洗),填换新土将所有蚕具放入河水里浸泡半天,利于清洗;蚕具正反面彻底洗涤,洗净蚕粪、死蚕、浮丝、污迹等;洗干净的蚕具经曝晒,然后针对早年蚕儿发病情况,选用有关药剂进行消毒。药物浓度要配得准,配得匀,消毒要全面。养蚕期间,喂蚕前和除沙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换鞋入室,蚕座内勤撒新鲜石灰粉,及时淘汰病、弱蚕,防止蚕儿混育感染发病。
(3)精心饲养小蚕
“养好小蚕七成收”,应根据小蚕对温湿度和叶质要求较高,抗病力弱,以及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差的弱点,饲养应特别精细。
1、保持目的温湿度。小蚕单位体重体表面积大,水分容易散发,体温容易降低,因此,小蚕喜欢高温多湿,1~2龄温度应达265~27.5℃,干湿差0.5℃左右;3龄26~26.6℃,干湿差1.2℃左右,须防止温湿度急变。炕床保温保湿性能好,应提倡炕床共育小蚕。
2、严防小蚕中毒。小蚕遇有毒性气体容易发生中毒,尤其使用煤球炉加温,因煤球燃烧时散发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使蚕因呼吸中毒死亡,在1龄眠中因蚕不食桑,饲养员往往离开蚕室,极易使蚕中毒死亡,因此,使用煤球加温应注重通风换气,排除有毒气体,防止蚕儿中毒死亡。
3、精选良叶。小蚕在单位时间内生长发育快,体重增长迅速,必须精选优良桑叶喂小蚕。小蚕用叶应选择营养丰富,叶质新鲜,成熟度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桑叶,做到不吃老叶、泥叶和虫口叶。选叶标准:1龄叶色黄中带绿,2龄绿中带黄,3龄吃“三眼叶”,即止芯芽叶。要求1~2龄每根枝条只选采一片叶,同时掌握“眠、起两头嫩”的原则。
4、适时除沙扩座。为减少遗失蚕和保持蚕座清爽,掌握1龄不除沙,2龄起除、眠除各1次,3龄起除、中除、眠除各1次。每次除沙前,先撒焦糠或石灰粉,喂1~2回叶,待网下基本无蚕时,即可除沙。除沙动作要轻,防止蚕儿受伤,并拾净网下没有爬上来的蚕儿。
小蚕不仅生长速度快,且容易密集,所以每次喂叶前应先扩座、匀座,喂叶后连蚕带叶适当调整蚕座面积,做到“一蚕三位”,蚕不碰蚕,有利蚕生长发育。
(4)认真养好大蚕
大蚕期是蚕儿积蓄营养,绢丝腺极度发达的时期,生理特点和小蚕有很大差别,对饲养环境和营养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饲养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鲜桑饱食。采叶要做到快采、松装、快运,以防桑叶发热变质。桑叶应存放在阴凉的室内,贮桑时间宜短,做到当天采、当天吃,不吃过宿叶。桑叶愈新鲜,营养价值愈高,蚕体发育健壮,产茧量高。2、计划用桑。5龄期食桑量占全龄期的85%左右,须实行计划用桑,定量喂叶,防止“前吃后空”,并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气温高,龄期缩短,蚕儿食桑快,喂叶量适当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喂叶量。4龄期及5龄初期先吃三眼叶,后吃新梢叶,有利桑叶增产和提高采叶速度。3、通风换气。5龄期因食桑量大,蚕座多湿,蚕儿呼吸旺盛,有碍蚕儿生理卫生,须做好通风排湿,及时除沙,确保室内空气新鲜。4、适当稀放。5龄期每张蚕种最大蚕座面积应达28平方米,如蚕室蚕具不足,应搞地蚕育、屋外棚架育或土炕育。
(5)提高蚕茧品质
使用方格簇能提高上茧率和出丝率,茧色洁白,解舒良好,上簇后应开门开窗,排除湿气,防止接触不良气体。上蔟后6~7天化蛹后才可采茧出售。做到分批上蔟,分批采茧,不采毛脚茧和嫩蛹茧,采下的茧要分类,防止烂茧污染好茧。茧要薄铺在蚕匾内,切忌堆压。售茧时不能用塑料袋装茧,严防蒸热,否则蚕蛹出血,导致上茧变为内印茧,降低茧质和茧价。
影视一:《春蚕》(1933)


中国无声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摄制。由蔡叔声(即夏衍)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程步高导演,王士珍摄影,主要演员有萧英、严月娴、郑小秋、龚稼农等。影片叙述了中国浙东蚕农在帝国主义军事、经济的侵略下,一步步陷入破产的悲惨经过。在艺术上,影片以真实自然、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老通宝一家勤劳纯朴、忠厚善良的品质和艰苦劳动、奋斗求生的精神。为了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明星公司不惜工本搭置了外景,还特聘了养蚕专家充当顾问。这是中国将五四以后新文艺作品搬上银幕的首次尝试,在中国影坛上影响深远。
1930年代初,浙江杭嘉湖一带的农村里,一过清明节,村里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这里的农民主要以养蚕为生,而此时正是养蚕的好季节。所有的人都在以兴奋而又紧张的心情投入到这场一年一度的劳作中。 蚕农老通宝一家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家去年蚕没有养好,今年打算好好干一场,甚至不惜借了高利贷来买桑叶喂蚕。因此,他日夜都在看守着蚕种,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按照蚕农的传统,养蚕有很多禁忌。老通宝非常迷信这些禁忌,整天忌讳这,忌讳那。大儿子阿四生性忠厚老实,儿媳妇四大娘对老通宝那套保守的持家方法虽然不满,却也无奈。小儿子多多头则是个让老通宝头疼的人物。他年轻气盛,头脑活络,根本不相信父亲那一套迷信的禁忌。他不仅和全村最漂亮的姑娘六宝经常来往,还经常和被人叫作“晦气星”的根生的妻子荷花笑耍。荷花原来在城里做过大户人家的丫头,村里人看不起她,忌讳和她往来。碰巧这一年根生家的蚕宝宝坏了,全村人都认为是荷花这个 “冲克”的缘故,从此更没人敢和她说话了。但多多头却不顾父亲的反对,总是偷偷和她来往。荷花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从来不相信村里人对她的指责。为了报复老通宝一家,她明知故犯地偷偷走进他家的蚕房,去“冲克”老通宝的蚕宝宝,正好被多多头撞见,但多多头却没有声张。这事后来还是被老通宝知道了,他整天忧心忡忡,但奇怪的是,这一年他家的蚕花仍然长得很好,这使老通宝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蚕农们战战兢兢的照料下,蚕茧获得了大丰收。但是,来自外国的洋布料对中国的倾销使蚕丝的价值大大缩水,而此时正值日本进攻上海,各地的蚕厂关门,蚕行都不开秤,人们只能降低价格挑到无锡去卖。老通宝忍痛卖掉了自己的蚕,算一算,连桑叶的本都不够…… 《春蚕》改编自茅盾反映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走向破产经历的著名小说。这是“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艺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它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并使电影开始和当时的小说等其他文艺形式一起,承担起“救世”和“启蒙”的功能。《春蚕》所描绘的现实的内容和当时流行在中国银幕上的那些充斥着鬼怪和色情的商业武侠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对社会的批判性力量和真实感引起了观众和文艺界对电影的重视,因而,影片被称为“1933年影坛上的一个奇迹”,并被评论为“制作者大胆的、进取的一种尝试!它震撼了中国影坛,号召了中国观众”。影片的另一方面意义在于随着新文艺倡导者们的加入,《春蚕》也成为中国影坛上最早一批具有比较规范的文学剧本的电影,对于电影艺术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
《春蚕》的创作灵感以及鉴解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蚕的空前丰收,却反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描写,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
作品最大的收获,是塑造了老通宝的形象。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他不但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的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
二:◎译名春蚕 (1969)

◎片名Farewell, My Love / Chun can
◎年代1969年
◎国家中国香港
◎类别剧情
◎语言普通话
◎字幕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简中+英文
◎制作公司卲氏兄弟公司 Shaw Brothers
◎发行公司天映娱乐 Celestial Pictures [香港] ..... (2003) (worldwide) (DVD)
◎文件格式X264.DVDRip.480Kbps + 国语.AAC.2ch.Q0.15
◎视频尺寸640 x 272
◎文件大小1CD 357 MB
◎片长01:38:06.507
◎导演秦剑Kim Chun
◎编剧徐笠
◎主演胡燕妮Jenny Hu
关山 San Kwan
妞妞Niu Niu
叶枫Julie Yeh Feng
房勉
顾文宗
董力
川原
李笑丛
万里
文秀
主题曲:《春蚕》由顾嘉辉作曲,方逸华演唱v
◎简介
江菡(叶枫)不幸患上绝症,医生指其生命只有半年,江却瞒着丈夫刘世民(关山)。刘任职的公司来了一位年青寡妇罗楚楚(胡燕妮),刘欣赏她的才干,亦同情其悲凉身世。后罗爱上刘后,不欲破坏其幸福家庭,决心离职。江虽知罗对其夫之爱意,不仅未为此妒忌,还从中拉拢……
三:电视电影《春蚕》

导演:宋枫
主演:李心敏赵锦焘
类型:电视电影
剧情简介: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农村。清明刚过没多久,村头的桑树就已经长满绿油油的叶子。通宝叔家已经半个月没米下锅了,看着孙子小宝见了南瓜就要哭的样子,通宝叔心里不好受,只能挑上最近编织的竹篾,去镇上换几个大洋,买点米回来改改口味。自从去年养蚕亏本以后,老通宝干什么都要寻个黄道吉日,今年也是如此。在亲家的担保下,老通宝从陈家少爷那里借来二十块大洋,全部买成余杭蚕种,企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老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老通宝买回来蚕种就跟儿媳妇商量,让小宝妈开始窝蚕种。村里像小宝妈将沾有蚕子的纸贴在胸前内衣里窝蚕种的,还有小寡妇荷花。说起来荷花命苦,早些年被爹卖到上海给富家人冲喜,富家男人病死后,又让大姨太给赶回来,好不容易嫁给根生,根生去年溺水死亡,从此让荷花在村里留下一个白虎星的骂名。
全村人包括通宝叔在内,见了荷花都绕着走,只有通宝的小儿子阿多对荷花好。阿多和荷花从小一起长大,荷花卖到上海后,通宝叔跟黄道士家换了帖子,就等着今年的春蚕能卖个好价钱,让黄道士家的闺女六宝过门。六宝喜欢阿多纯属一相情愿,在阿多的心里,荷花永远是她的荷花。通宝叔的虔诚终于得到蚕神的庇护,小宝妈贴身窝的蚕种,在谷雨那天有了让通宝叔喜上眉梢的变化。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是非却一天天增多。开始六宝妒忌荷花,让村里传出荷花连蚕都克的谣言蜚语;接着是桑叶不够吃,镇上桑叶随行涨价,荷花将自家的桑叶悄悄送给通宝叔,又让通宝以沾有邪气为名,白白扔掉。
一天天长大的蚕宝宝很快吃光了最后一片桑叶。为了不让希望破灭,通宝叔以仅有几亩桑地做抵押,向陈家少爷高息举债。通宝叔买来的桑叶救了急,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蚕房里白花花一片的时候,镇上却传来蚕行不收蚕的消息。镇上不收,通宝叔带着阿多去无锡,从无锡失望而归后,通宝叔一病不起。日子依然艰难,生活还得继续,阿多将父亲占卜的大蒜头扔向河心,眼看着大蒜头溅起水花,河水静静地流淌。
诗文《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春蚕
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作者简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汉族,字伯温,谥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称谓对“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春蚕 音乐演奏:唐朝乐队
乐队简介:
唐朝乐队,中国摇滚乐最著名乐队之一。中国第一支重金属风格摇滚乐队,其知名歌曲包括《梦回唐朝》、《飞翔鸟》、《太阳》等。
唐朝乐队最早于1988年,由丁武(主唱、节奏吉他手)、张炬(贝斯手),和在京留学生Kaiser(郭怡广,美籍华人)和他的同学Szabo组成。
1989年由于Kaiser和Szabo回国,吉他手刘义军(老五)和鼓手赵年加入了乐队,这个组合后来成为唐朝乐队最具影响力的阵容。
1989年末在首都体育馆“90现代音乐会”上,唐朝乐队的登台为他们赢得了大批摇滚乐迷。
1990年5月,乐队签约于台湾“滚石唱片”。
1992年推出了重金属风格的首张专辑《唐朝》,这张专辑奠定了唐朝乐队在中国摇滚乐坛中的重要地位。
1994年,乐队与窦唯、张楚、何勇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的“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获得了极大反响。
1995年5月11日,贝斯手张炬因车祸去世。随后,刘义军宣布离队。原“呼吸”乐队贝斯手顾忠和Kaiser先后加入和回到了乐队。
1998年乐队以新阵容出版第二张专辑《演义》。之后,Kaiser再次离队,虞洋、陈磊先后在乐队担任吉他手。
2002年初,经过频繁的成员变动后,原成员刘义军终于再次回到乐队,新的乐队阵容正式确定为:丁武、刘义军、赵年、顾忠、陈磊。
2002-2008年这段期间,唐朝乐队除参加各类演出之外,正在创作第三张专辑中。
2008年6月13日,第三张专辑“浪漫骑士”在第二张发行的八年之后出版。
2009年1月16日,唐朝吉他手老五离队。
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二届“春蚕奖”2009年8月底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