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春闱

chūnwéi

释义:1. 唐 宋礼部试士和 明 清 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犹春试。

示例:

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诗:“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平日春闱较才艺,策名屡获科甲。”

《红楼梦》第一回:“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

2.犹春宫。太子居所。又称东宫。亦指代太子。

示例: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闱之凤德何虞。”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然调护春闱;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

《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謏,叨侍春闱,职居献替,岂敢缄默。”

3.犹春闺。

示例:

唐 杨炯 《幽兰赋》:“及夫东山月出,西轩日晚,授 燕 女於春闱,降 陈 王於秋坂。”

春闱与秋闱在春天的乡试叫“春试”,又叫“春闱”,九天,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

在古代,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秋天,故叫“秋试”又叫“秋闱”,为九天,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春闱”,也为九天,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

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元代于八月乡试,二月会试,明清相沿。故也称会试为春试。;参阅《宋史.选举志二》﹑清赵翼《陔馀丛考.试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