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殿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吴殿邦,明代人,又名吴尔达,号海日,海阳(今潮安县)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解元,四十一年癸丑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失守时,御史房可庄接连上疏,请求起用李三才,吴殿邦当即详细辩论李三才不可用的理由,见识出众。五年十二月吴殿邦奏参樊王受贿脏银10万两,追回脏银,因而被提升为尚宝卿。六年六月御史李灿然论列徐绍吉事件,吴殿邦因失职获罪,罢官归家。著有《浮云吟》30首。他还著《古欢堂集》、《匏谷诗集》,每刻成後,旋即自毁其版,不传於世。

明朝万历癸丑年,吴殿邦上京赴考,中了个“三甲进士”。这三甲进士,潮州人俗称“进土母”,按例是没有封官赐爵的,只捞得一个空衔而已。吴殿邦不肯就此而归,就凭着他一手好字,在京都盘桓。

有一天,吴殿邦在街上闲游,行经魏忠贤府前,但见府外车马云集,府内鼓乐笙歌,热闹非常。吴殿邦私下打听,原来今天是魏忠贤做生日,文武百官,前来祝寿。

吴殿邦心中暗想,魏忠贤不外是个内宫总监,因为对上善打马屁,很得皇上欢心,才被委以重任。他大权独揽,结党营私,横行霸道,一帮无耻之辈为依附权势,都来登门巴结他,才弄得这般热闹。想到这里,他不由走近魏府前,想看个究竟。

那魏忠贤府前,有个大鼓,但没有鼓槌,倒是摆着一条铁棍,门上只有一边挂着一只大灯笼。这分明是一个哑谜。当下吴殿邦拿起铁棍,不由分说,“咚”的一声,对准那大鼓就是一棍。回过头来,又一棍把大灯笼打下来。

魏忠贤在堂上听见外面鼓响,便吩咐武士将击鼓人带进来。魏忠贤问吴殿邦为什么要击鼓?吴殿邦随口回答说:“操彼于戈,一鼓灭明。”八个字,说中魏忠贤下怀,因为魏忠贤早就蓄意谋反夺位,文武百官没有一人知道他的心思,倒是这个三甲进土一下就看穿了。魏忠贤认为此人才学非凡,将来必有用处,当即许以官位,要把吴殿邦拉到自己门下。

吴殿邦内心明白,跟魏忠贤造反将来定落得个死无完尸、遗臭万年,但又不愿放弃做官机会,就对魏忠贤假说要到地方上好替他募贤招能。

魏忠贤信以为真,就给他弄上了个电白县令。吴殿邦走马上任,以为电白离京城很远,再也没事了,谁知魏忠贤并没有忘记他,不时派人送来信札礼物,想进一步笼络他,这使吴殿邦十分为难。收下吧?他不甘心投身阉党门下当走狗;不收吧?魏忠贤权倾一朝,杀人不眨限,激怒了他,便性命难保。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把礼物收下来,并恭恭敬敬地写了感谢信。

后来,魏忠贤的阴谋败露,各地追查魏党,有人检举了吴殿邦,可是当查到魏忠贤送吴殿邦的礼品时,但见他样样保存完好,并且每样物件的后面都写有“屈从”两字。至于吴殿邦给魏忠贤的书信,在魏府中却查无只字。

原来吴殿邦给魏忠贤写的信,都是用墨鱼腹中的墨写的,初时颜色如墨,放久了就逐渐消失不留痕迹。他就这样巧避了阉党的纠缠和阉党之祸,后来还升到通政参议,赐尚宝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