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烟台莱州三山岛三山岛古称参山,毗邻渤海莱州湾,位于莱州市区正北25公里处,方圆12.92平方公里。远古时这里曾是一座浅海岛屿,后逐渐与陆地相连,

成为半岛。三山毗连,突兀挺拔,故名三山岛。三峰形如偃月,中峰稍前,左右峰稍后,相依拱立。山势南缓北陡,临海嶙峋危立,山上有“盏石”、“仙人坑”、“筷子”、“手掌印痕”等奇石怪洞,传为秦始皇祭祀所留。登上三山岛,南望一马平川,千里阔野;北眺茫茫渤海,渔帆点点;东侧十里海滩,沙细滩软,为天然浴场。上世纪90年代始,莱州先后投资数亿元,在该岛之北建起了国家一类开放港口——莱州港,可停靠万吨级船舶,成为莱州通往海内外的门户,也为三山岛增添了新的景观。三山岛还是一块黄金宝地,地下黄金储量异常丰富,全国设计规模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__原冶金工业部直属三山岛金矿,就坐落在该岛东南部。在三山岛的海岸线上,有一片广阔的金色沙滩,夏季这里人潮如织,人们或嬉戏于清澈的海水中,或卧伏于细软的沙滩上,陶醉之态,妙不可言。在这黄金海岸上,还建有钓鱼台休闲庄、海滨度假娱乐中心等餐饮娱乐场所,其美味海鲜,多种娱乐项目,更使人流连忘返。
莱州市三山岛[1][2]特别工业区位于山东半岛莱州湾畔,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海岸线长34公里,区内现有工业企业380多家,已建立起建材、机械、电子、服装、塑料、海洋水产、良种繁育、林果种植、畜禽加工出口等30多个门类的生产体系,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自然资源丰富。,年产黄金6.5万两。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盛产300余种海产品,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鲈鱼出口基地。是全国闻名的科技之乡和全国蔬菜、果品、畜禽无公害示范区。
生态环境优越。是胶东半岛重要的旅游开发区。万米金沙滩海水清澈,沙质洁净,是游泳、垂钓的胜地;3万亩环海森林四季长绿,气候宜人,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北京石景山疗养院、生态型钓鱼城休闲庄、海员娱乐中心和星级宾馆,以及正在崛起的莱州锦秀休闲俱乐部将使该区成为胶东地区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综合性海洋休闲娱乐中心。
劳动力资源丰富。莱州市每年有15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3000多名,劳动力价格月薪300—500元人民币,技术工人600元左右。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基础设施配套。工业园一期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路、水、电、通信等配套到位,已有20多家中外企业落户。港区、商贸区、仓储区、旅游渡假区、生活区等均成规模,且设施配套全、档次高。教育、文化、卫生、金融、商贸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水、陆、空交通便捷。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州港就坐落在辖区内,万吨级泊位1个,三千吨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500万吨;正在建设中的烟台至大连的火车轮渡将成为连接山东半岛与东北三省,沟通欧亚大陆的海上铁路大通道。206国道、308国道纵横贯通,即将竣工的大莱龙铁路与全国联网。青岛国际机场和烟台国际机场距工业区仅110公里。
社会秩序稳定。区内设有边防派出所和边防大队,治安防范措施严密,刑事案件全国发案率最低,连续多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服务机构健全。工业区管委是市政府派出机构,下设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管理局、农村工作局、社会事业局、财税局和办公室“五局一室”,对进区项目提供立项、审批、土地征用、规划建设、人才招聘、资产评估、法律援助等综合配套服务。
2.辽宁省大连长海三山岛位于大连湾口。属大连市中山区。由大山岛、二山岛和小山岛组成故而得名。1991年中山区政府立“三山岛”地名标志。

大山岛与二山岛两岛相距甚近,中有1条低平狭窄的冲积鹅卵石沙岗连接,合称大三山岛。大三山岛长3.5公里,宽0.75公里,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海拔南部159.3米、北部151.9米,海岸线长11.8公里,距大陆最近点6.1公里。小山岛又称小三山岛,在大三山岛北,长950米,宽350米,陆地面积0.335平方公里,海拔131.4米。三山岛距陆地最近3公里,地层属元古界震旦系。四周多断崖,沿岸多礁石。岛上无居民,有水源可供饮用。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植被覆盖率低。岛南建有航标灯塔。三山岛为一道天然屏障,直接控制进出大连港航道。岛周围水域生长海带、海参、贝类等。1987年,大连市政府将岛周围水域辟为海珍品养殖区。
3.江苏省无锡太湖三山岛三山岛又叫太湖仙岛,位于太湖东北角鼋头渚西南2.6公里的湖中“三山”之上,形如神龟,俗称“乌龟山”。岛上林木繁茂,琼楼玉宇,瑶池灵洞掩映其间,建有仙岛牌坊、会仙桥、月老洞、天都仙府、天街、太乙天坛、灵宵宫、大觉湾、仙佛洞等景点,加上灵猴戏耍,是一处融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于秀美山水的特色景观。游人置身岛上,听古乐,赏胜景处处,大有登临“蓬莱仙境”,飘飘欲仙之感。
4.江苏省苏州太湖三山岛三山岛在吴县市洞庭东山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威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山上旧有十景之胜。现存者有姑亭,传为梳妆台;板壁峰,人称行山.石峭陡立,恰以一天然的水石盆景;叠石,以石着胜,传为吴王爱女之别官所在;十二生肖石,石临太湖,玲珑嵌空,似十二生肖之动物形状;其余尚有香炉石、牛背岩等。岛上家家培植盆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此处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三山岛地处:东经120 16 45 12 17 55北纬31 1 25 31 2 30。居江浙两省交界,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今后“申芜运河”之咽喉。
故有:“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 吴县志云:昔(春秋时)有吴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灵异。山人立祠祀之。从汉朝建乡制后,历为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管辖,称洞庭乡。晋称三山为蓬莱,晋王嘉撰《拾遗记》:“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壶。”明文渊阁大学士王熬撰《壑舟园记》云:“天会登斯阁也,如睹海上三山,灵奇满目,又如长房缩地,身入壶中而不自知其已仙也。”清朝《依绿园记》,徐乾学《记》、《道书》所称“洞天福地”也。
三山岛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三山总有615户3012口,不包括厥泽两山。经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洗劫和解放前的兵荒马乱至建国初期,三山包括厥泽两山在内仅存152户,530余口,四十年来安定生息,至今已有275户,889口。三山岛的全盛期:应分为:唐朝 咸通年间;明朝 嘉靖天启年间;清朝 乾隆、嘉庆年间和建国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衰败期:应分为:北宋 微宗垂意,朱面取浙中花石,号“花石纲”年间;清朝 咸丰及慈禧建颐和园的采石和建国后的“大跃进”及“十年浩劫”。屡毁所有古树名木,古刹名寺,并采石毁山。 昔日三山:环山翠竹,古木万千,群鸟鸣翔,獐奔鱼跃,仙宫梵宇,鳞次栉比,瑶台琼阁,星罗棋布的入胜景象举目皆是,观瞻目前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一部份明、清建筑,还可以让人们追忆一番三、五百年来历史风云的踪影。太湖三山,其湖光山色,动静并存,壮悠兼备,是饱览吴中山水、太湖景色的仙境;是太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苏杭天堂丽境中唯一的群岛风光游览区。清朝.吴庄藏《三山诗》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临湖秀山之处,素有十大景胜迹:
1、拜壁峰:谐名板壁峰,石削陡立,被誉为我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谓鬼斧神工。
2、十二生肖石:石临湖沿,玲珑剔透,惟妙惟肖,奇形怪状,各有千秋。
3、叠石:有名老虎石,高大雄伟,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
4、龙头山:与长圻渚相望。传说原是一条活龙,被刘伯温窃了龙胆,开凿长江破了法。
5、金鸡石:共有三块,一高二低,对等相叙。石下有洞,传说有一对“金鸡”常栖于此。
6、仙人洞:旁有悬崖峭壁,视夕照佳处。据说为亚洲板块断裂层的断头。因毁关帝庙而塌。
7、牛背石:传说为天上“金牛”下凡,因常偷食太湖边稻谷而被人在尾巴上接上红头绳,后又被人发现,砍掉尾巴,从而化为石身永留在人间。
8、香炉石:一石三鼎足,傍晚提网捕鱼,足间观日落其情其境无穷。
9、石码头:傍岸那条条石船向太湖,旁有看船老人石。
10、马脚印:传说为关公练马所踩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