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名称:天津晓月
菜系:豫菜
种类:禽蛋菜
典故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洛阳旧城南洛水渡口上建一桥,以铁索构连洛水南北,并隔江对筑四楼。古时皇帝尊为“天子”,渡口称“津”,故名曰“天津桥”,为都城之胜。桥上设一亭,每逢皓月当空,于黎明前登桥临亭俯望,四周碧水皆能见月,乃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晓月”。洛阳市特级烹调师王玉秋据“天津晓月”之意境,以鸽蛋(或鹌鹑蛋)为皓月,以鸡蛋清作桥亭,配以多种山珍海味,制成此菜。
原料主料:鸽蛋(或鹌鹑蛋)12个。
配料:熟干贝15克,熟冬笋丝15克,熟鸡丝15克,熟海参丝15克,熟鱿鱼丝15克,熟香菇丝15克,熟虾仁15克,熟大西米15克,熟莲子15克,熟青豌豆15克,火腿丝10克,鸡蛋清4个,熟火腿30克,老蛋糕30克。
调料:精盐7克,味精1.5克,绍酒8克,清汤1000克。
特点成菜汤清味醇,色、味、形俱佳,令人赏心悦目。
制作过程1.取小圆碟12只,碟面擦干抹熟猪油,将鸽蛋逐个磕入碟中(蛋黄要保持完整),上面逐个撒上精盐(共3克),上笼蒸5分钟取出,每个碟中加些清汤,将鸽蛋拨离碟面。
2.用筷子将鸡蛋清打暄,放进开水锅(锅离火位)中盖焖1分钟,取出用小刀雕刻成桥、亭状。上面用火腿丝加以点缀装饰。熟火腿、老蛋糕切片,装饰桥栏。
3.炒锅置旺火上擦净,加入青汤,放进干贝、冬笋丝、鸡丝、海参丝、鱿鱼丝、香菇丝、虾仁、大西米、莲子、青豌豆,汤开捞出,放碗内 。炒锅内下入精盐(4克)、味精、绍酒,汤沸撇净沫后,盛碗内,随即把鸽蛋摆放碗中四周,最上放上桥、亭即成。
关联天津晓月亦为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两座大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