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出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招待吃茶,有一段话:“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这段话说出了两个茶名:六安茶,老君眉。

白茶老君眉《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注释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满布毫毛,香气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

绿茶老君眉邓云乡《红楼识小录》第56节,吃茶:“老君眉此名不见《茶谱》,似即珍眉中之极细者,名银毫,乃婺源、屯溪绿茶中之最细者。”

白绿茶对比其一,初春采摘的茶叶嫩叶叶背满布白毫,是各产茶区共有的特征。“满布毫毛”“形如长眉”并非君山银针独有的特征。

其二,认定君山所产银针就是老君眉,无非看到君山银针有一个君字,老君眉也有一个君字。其实君山是地名、老君是人名,两者互不搭界,犯了强拉硬拽的毛病。

其三,邓云乡的说法是“似即珍眉”。珍眉是外销绿茶。外销绿茶分两大类:一是条形的叫眉茶类,一是圆形的叫珠茶类。眉茶类里有珍眉、针眉、秀眉等名称,而没有老君眉这个名称。这个说法只着重了“眉”字,忽略了“老君”。珍眉不是老君眉。

2002年,在几经迁徙的正兴德茶店店堂里(当时店址在天津北门外针市街东口转角处),见到当作文物悬挂的30年代价目表。其中有铁山白毫类,品名和价格如下所列:“金贡银毫每斤六元四角,金贡寿毫每斤四元八角,老君眉每斤三元二角,君眉每斤二元四角,大寿眉每斤一元六角,寿眉每斤八角。”

这里显示的是一组品质高低的老君眉茶类的不同价格。高档的加上“金贡”字样,低档的简称君眉、寿眉。妙玉回答贾母“这是老君眉”的老君眉茶名,明白无误地写在价目表上。红学家广访穷搜不得确解的“老君眉”,原来在天津大型茶店里是常备的品种。

红茶、乌龙茶老君眉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光泽乌君山前亦产老君眉——原注),叶长味郁,然多伪”。

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又说“我不饮六安茶”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的妙玉在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意思是告诉贾母“这不是绿茶。”

此说“老君眉”,属于发酵的红茶或半发酵的乌龙茶中的一种,其品质特点是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红茶和乌龙茶比较能消食,解腻。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所谓“老君”者即“寿星”也。妙玉为贾母一行人备下的“老君眉”,既有茶理上“吃油腻”不宜饮绿茶的原因,同时也有恭维、讨好“老祖宗”的心理,表现了这位“槛外人”不仅擅于茶道,而且也聪明乖巧,格外招人喜爱。

“老君眉”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丛,和“大红袍”之名来由相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