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witche's broom

木本植物特有的一类病害。发生在多种针、阔叶树种和竹类上。主

要由类菌原体和真菌所致。前者引起的丛枝病是系统性的,病害由个别

枝条开始,逐渐扩及全株;后者所致病害只作局部扩展,丛枝症状仅表

现在直接受侵染的个别枝条上。枝条受害后,因顶芽生长受到抑制而刺

激侧芽提前萌发成的小枝,不仅生长缓慢,且其顶芽不久也受到病原物

的抑制,而刺激其侧芽再萌发成小枝。如此反复进行,使枝条呈丛生

状。有些真菌中的锈菌侵害枝条后,先是引起局部肿瘤,其上形成许多

不定芽,并萌发成小枝而呈丛枝状。枝丛可随岁月增多其小枝,增大其体

积。大的枝丛可达1米以上。各种枝丛远看有如大小鸟巢,故又名鸟巢

病。枝丛内的枝叶在形态及解剖上均具特点。枝丛本身总是负趋地性

的,生长方向多与地面成垂直。枝丛内主枝不明显,各小枝细而节间短

缩。机械组织不发达,因而脆弱易断。枝上的叶小而带黄绿色,内部栅

状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不明显。病枝初时可开花、结果,但花果往往

畸形。渐后则花而不实,最后不开花。枝丛多能存活若干年,终因累生

新的枝叶,养分消耗过度而枯死。由于枝条组织较正常者柔嫩,易遭冻

害。

丛枝病的为害程度因病原性质而异。类菌原体所致丛枝病往往是致

命的。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是中国栽培这两树种最严重的障碍;桑萎缩

病也是桑树栽培的大害。真菌性丛枝病通常对林木无大影响,但过分严

重的感染也会引起树木衰弱甚至死亡。真菌性丛枝病可通过剪除病枝的

途径防治。类菌原体所致丛枝病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系、选用无病繁殖

材料加以防治。对病树注射四环素类药物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

能根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