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巨型海芋,原产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花朵直径长达1.33米,重约100千克,它一天可以长1.8-2.1米,平均高2米(最高可达2.9米)。完全绽放后,会发出一种类似腐烂的肉或鱼的恶臭,因此被称为“尸花”。据了解,人类1878年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上首次发现了巨型海芋。

德国波恩大学的威廉·巴斯洛特说:“影片摄制组使用非常强大的背景光拍摄,我们突然看到一股烟从此花的中心柱上升起。我们认为此花着火了。”这股烟变成了蒸汽,有规律地一股股地喷射出来,和一波波的腐尸气味正好对应。“我们曾感到奇怪,为何此花一会像死驴子一样难闻,一会几乎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我们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这种周期性气味的产生。”

在此周期性气味的启发下,巴斯洛特和他的小组假设此腐尸味鲜花利用热量将热臭气抽到了夜空中。于是,他们用红外摄像机拍下了三朵巨型海芋的影像,以确认热量沿此花而上,直达花的尖端,这时温度达到了36摄氏度,于是蒸汽被释放出来。

科学家已经知道发出腐尸味的相关鲜花也模仿刚死动物的体温而发热,以进一步吸引埋葬虫和食肉苍蝇。但科学家表示有规律的蒸汽喷射还另有功效。巨型海芋生长在苏门答腊岛的丛林中。这表明此植物有一个问题。在夜间,树冠下形成更冷的空气,阻止其气味的上升和扩散。通过长这么高并喷射热蒸汽,此腐尸味鲜花能克服这一局限,从而让温暖气味上升并广泛扩散到树冠上空,吸引传授花粉的昆虫从四处飞来。巴斯洛特说:“这可以解释为何此花如此之大。它就象雨林中的火炬,向天空发出一阵阵腐尸味。”他表示高生长和热量产生都需要巨大能耗,这可以解释此花为何只能开二个晚上的原因。但两晚有足够时间来吸引昆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