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患的总称。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等。此外,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血卟啉病、低血钾征、败血病、脊柱外伤或脊髓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
影像检查在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正确的治疗依赖于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诊断又依赖于全面的收集病史资料及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影像检查是临床检查方法之一。随着新型X线诊断机的应用及造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它在疾病诊断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急腹症的诊断中也是如此。例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有决定性意义。腹部影像中出现扩张的肠管积液平面,应当首先考虑是否存在肠梗阻。值得提出的是影像检查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而且对某些急腹症,如套迭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就需要X线医生与临床医生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一个高质量的诊断标准。
临床医生在检查病人后,认为需要进行X光检查时,应在申请单上填写临床资料,以供放射科医生诊断时参考。申请单上应说明临床的初步诊断、检查目的并说明病人是否能够移动或站立,以便影像科医生更好地作出检查设计。
四、急腹症病人容易发生休克,因此在护送病人和检查过程中应当平稳而迅速、轻柔而准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如遇到严重休克,应协同临床医师首先抢救病人,待病情好转再进行检查。
一般急腹症利用腹部平片或透视即可作出诊断,但对一些非典型患者,处于急性期、慢性期的病人,可以针对性的选用一些特殊检查(如CT、MR等)。
急腹症的常规检查包括:透视:由于某些胸部疾患,如肺炎、胸膜炎、肺梗塞、气胸等可能产生一些类似急腹症的症状,而急腹症又容易继发一些胸部改变,如肺底炎症、线样不张、膈肌位置及动度的变化等。因此,在急腹症的影像检查中,胸腹部的联合透视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时,应注意膈肌运动及心脏搏动。腹部积液及其分布与程度,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机械性肠梗塞病人肠蠕动亢进,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由于蠕动亢进所致的肠内气液平面的变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反复升降,有时候还能看到所谓的沸水征,同时结合触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上升,严重感染者可达20.0×10.9/L,甚至出现电解质的紊乱以及症状表现,这对诊断会有很大帮助。
急腹症
多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腹腔病证之总称。证见发病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及大小便异常、寒热出汗等。具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瘀血及机能障碍等病理性证候。中医学将其分为气滞血瘀、热盛肉腐(热毒极盛)及痞结不通等临床证型。中西医结合医学家认为急腹症包括有:急性腹膜炎与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道系统感染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子宫外孕等。近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诊治的原则,对急腹症治疗制定出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利水渗湿、温中散寒、补气养血等非手术方法的治疗法则,同时配合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电兴奋、拔罐、耳针、埋线、按摩及颠簸疗法等多种治疗措施。且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适时采用胃肠减压、西药、输血输液、灌肠等治疗手段,使急腹症的疗效提高。为急腹症之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