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Chinese)→独角龙
其它中文名称(Chinese[OTHER])→...
拉丁文学名(Name)→Monoclonius
发音(Pronounced)→mon-uh-CLO-nee-us
含义(Meaning)→只有一个角的恐龙
目(Order)→Ornithischia鸟臀目
亚目(Suborder)→Genasauria颌齿类
Cerapoda角足龙类
Marginocephalia头饰龙亚目
类(Infraorder)→Ceratopsia角龙类
Neoceratopsia新角龙类
Coronosauria冠饰角龙类
Ceratopsoidea角龙超科
Ceratopsomorpha角龙形类
科(Family)→Ceratopsidae角龙科
亚科(Subfamily)→Centrosaurinae尖角龙亚科
族(tribe)→Pachyrhinosaurini厚鼻龙族
属(Genus)→Monoclonius独角龙
模式种(TYPESPECIES)→M.crassus
其它种(OTHERSPECIES)→M.fissus
M.recurvicornis后弯独角龙
错误归属种(MISASSIGNEDSPECIES)→M.albertensis=Styracosaurusalbertensis
M.apertus=Centrosaurusapertus
M.belli=Chasmosaurusbelli
M.canadensis=Chasmosauruscanadensis
M.cutleri=Centrosauruscutleri
M.dawsoni=Centrosaurusapertus
M.flexus=Centrosaurusapertus
M.lowei=M.crassus
M.montanensis=Brachyceratopsmontanensis
M.nasicornis=Centrosaurusapertus==S.albertensis
M.sphenocerus=Styracosaurussphenocerus
时代(Period)→白垩纪晚期Campanian
分布(Foundin)→美国蒙大拿加拿大
发现地层(Stratum)→...
食性(Diet)→植食
典型状态(Lengthupto)→长5-6米
推测体重(Mass)→...
发现者(Discoverer)→Cope,1876
命名者(Firstdescribed)→Cope,1876
简介(BriefIntroduction)
独角龙
独角龙又名尖角龙,生存于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属于角龙类头饰龙亚目。他有6米长,1.8米高,他的体重是3吨,辨认独角龙的要诀就是他的鼻骨上方有一个角。在独角龙的脖子上有一贯骨质颈盾向后方生长,科学家认为这个颈盾大概是地位的象征。独角龙有强壮的颈部和肩部,他们的颈椎紧锁在一起,有极强的耐受力。他的个体比原角龙大,也有像鹦鹉一样的嘴,其生活习性与原角龙相似。
独角龙(属名:Monoclonius)意为“单一的根部”,指的是牙齿只有一个齿根。独角龙是种角龙下目恐龙,是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在1876年所命名,发现于加拿大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组,年代为晚白垩纪。独角龙常与尖角龙产生混淆,有些人员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别或年龄。
独角龙是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所命名的第三种角龙类恐龙,前两者为奇迹龙与大师龙,但其中只有独角龙仍被视为是有效属。模式标本是在1876年夏季发现于蒙大拿州,与当年六月发生的小大角河战役发生地点,相距约100公里。虽然该标本并非处于天然的状态,科普将大部分骨骸挖出,包含头骨材料与鼻角基部,只缺乏脚掌部位。但因为当时缺乏角龙类恐龙的资料,科普并不清楚这些头骨与鼻角的真实面目。
在1889年,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 C. Marsh)命名了三角龙属,科普继而重新检验独角龙的标本。在科普命名厚独角龙(M. crassus)的同一份研究中,他另外命名了三个新的独角龙的种。科普提出独角龙有个大型的鼻角,眼睛上方有两个较小型的额角,头顶后方有大型头盾,上有宽广的开孔。
稍后,马什的耶鲁大学工作团队中的约翰·贝尔·海彻尔(John Bell Hatcher),在马什死后接下了角龙科的专题论文工作,并提及了科普的研究方法。科普鲜少在挖掘现场鉴识标本,经常以多个化石材料所拼凑的骨架来鉴定,而非单一个体的化石。海彻尔重新研究厚独角龙的模式标本,但头骨材料中,海彻尔唯一可确定属于独角龙的只有顶骨,并发现科普所称的鳞状骨与额角不能确定是否属于独角龙。
模式种:
厚独角龙(Monoclonius crassus):Cope 1876 [AMNH 3998]
其他种:
亚伯达独角龙(M. albertensis):Lambe, 1913/Leahy, 1987。现为亚伯达戟龙(Styracosaurus albertensis)。
M. apertus:Lambe, 1904/Kuhn, 1964。现为尖角龙的模式种(Centrosaurus apertus)。
贝氏独角龙(M. belli):Lambe, 1902。现为贝氏开角龙(Chasmosaurus belli)。
加拿大独角龙(M. canadensis):Lambe, 1902。现为加拿大开角龙(C. canadensis)。
卡氏独角龙(M. cutleri):Brown, 1917。只有身体后半部与一些碎片。现包含于尖角龙的M. apertus。
道氏独角龙(M. dawsoni):Lambe, 1902。先后为道氏厚鼻龙(Brachyceratops dawsoni)与道氏尖角龙(C. dawsoni),现包含于尖角龙的M. apertus。
M. fissus:Cope, 1889。只有翼骨,科普最初认为是鳞状骨。疑名。
M. flexus:Brown, 1914。现包含于尖角龙的M. apertus。
长喙独角龙(M. longirostris):Sternberg, 1940/Kuhn, 1964。现包含于尖角龙的M. apertus。
洛氏独角龙(M. lowei):Sternberg, 1940。一个稍为平坦的大型头骨,从未完全密合的骨缝,似乎为亚成年体。斯腾伯格提出这个种类似厚鼻龙。种名是以发现地的居民Harold D'acre Robinson Lowe为名,他曾协助斯腾伯格从事亚伯达省的挖掘活动达六年之久,以及在曼尼托巴省、萨克其万省的工作。
蒙大拿独角龙(M. montanensis):Gilmore, 1914。现包含于蒙大拿厚鼻龙。
角鼻独角龙(M. nasicornis):Brown, 1917。现部分包含于尖角龙的M. apertus,部份包含于亚伯达戟龙。达德森认为它是雌性的戟龙。
M. recurvicornis:Cope, 1889。头骨、三个角、与相关碎片。现为角龙的Ceratops recurvicornis,状态为疑名。
M. sphenoceras: Cope, 1890。鼻角、前上颚骨。先后为奇迹龙的Agathaumas monoclonius、A. sphenoceras、戟龙的S. sphenoceras,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