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拉波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拉波夫(W. Labov, 1927- )

美国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1927年12月4日出生于美国Rutherford。194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3年在哥仑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次年获得博士学位。1964年到1970年担任哥仑比亚大学助理教授,1971年至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副教授,1976年担任该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主任。1979年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6年还出任纽约语言学研究所萨丕尔教授席位。

拉波夫早期师从魏茵莱希,重点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曾共同撰写一篇很有影响的论文《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为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方向。拉波夫主张把语言放到社会中去研究,反对索绪尔以语言、言语的区分为基础的"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理论。这就使索绪尔以来的语言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语言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系统内部,而是联系不同的社会因素具体考察它们如何影响语言的运转和演变,研究语言的变异,建立起一套富有特点的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一大批社会语言学家形成了一个以拉波夫为学派领袖的"变异学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