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瓦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伍德瓦德(RoberBurnsWoodward,1917—1979年) 美国有机化学家。1917年4月10日生于美国波士顿。他自幼特别爱好化学,在小学、中学时,就经常在家中的地下室里进行化学实验。1933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因成绩优异,三年就得到学士学位,接着又用一年时间,在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起到哈佛大学工作,1950年升任教授,终身在哈佛大学执教。1965年因在有机合成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瓦德参加测定过青霉素、马钱子碱、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并合成了奎宁、胆甾醇、皮质酮、马钱子碱、利血平、叶绿素、四环素、维生素B12等,这些合成工作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中维生素B12的合成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1965年伍德瓦德和量子化学家霍夫曼合作发表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这是近年来化学理论方面的最大成就。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现在已成为考察化学反应机理的一种主要的理论方法,特别对有机合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伍德瓦德在1952年首先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

伍德瓦德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和教学。他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是个不知疲倦的科学探索者。从青年时代起,他每天只睡三、四小时,以后一直如此,成为习惯。他在哈佛大学执教四十余年,共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五百多人,其中许多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化学家。

1979年7月8日,伍德瓦德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62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