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简介石林乡属鹤壁市山城区两乡之一,位于市东郊8公里处,北与安阳交界,南同鹿楼乡相连,东和汤阴县毗邻,南北约20公里,东西约10公里属丘陵地区;汤鹤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7平方公里,总耕地68800亩,全乡39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8100户,36000人,是一个以粮、菜、棉、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是全区蛋鸡养殖基地。
石林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有唐寺、宋庙、清民居等古建筑,又有刘邓大军在这里运筹帷幄、扭转战局、决胜千里的历史印记。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旧址被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列为“鹤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5月被纳入《2005—2010年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二十六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6年6月被省政府列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当选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1]
石林乡的柏落村、罗庄村、南唐宋村、郑沟村等4个村的剪纸艺术发展较好。尤其是柏落村,50岁以上的妇女基本上都会剪纸,村民刘树东的剪纸作品最出名,他创作了《鬼谷子》、《红楼梦》、《水浒传》等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各项艺术品展销会。2009年3月,山城区石林乡(剪纸)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
行政辖区石林乡辖西石林、中石林、东石林、南唐宋、前马、西马、东马、军王庄、黑家岗、罗庄、施古道、张家窑、白寨、时丰、北唐宋、黑塔、东寺望台、西寺望台、前柳江、后柳江、大么屯、赖家河、卜家沟、胡家沟、三家、温家沟、小寨沟、李古道、范家坟、宋沟、郑沟、西九寺、店庄、沈柏、柏乐、苗庄、淇洪、耿寺、柳涧39个行政村。汤鹤铁路、豫39省道过境。
辖区代码410603200:~201西石林村 ~202中石林村 ~203东石林村 ~204南唐宋村 ~205前马村 ~206西马村 ~207东马村 ~208军王庄村 ~209黑家岗村 ~210罗庄村 ~211施古道村 ~212张家爻村 ~213白寨村 ~214时丰村 ~215北唐宋村 ~216黑塔村 ~217东寺望台村 ~218西寺望台村 ~219前柳江村 ~220后柳江村 ~221大么屯村 ~222赖家河村 ~223卜家沟村 ~224胡家沟村 ~225三家村 ~226温家沟村 ~227小寨沟村 ~228李古道村 ~229范家坟村 ~230宋沟村 ~231郑沟村 ~232西九寺村 ~233店庄村 ~234沈柏村 ~235柏乐村 ~236苗庄村 ~237淇洪村 ~238耿寺村 ~239柳涧村
历史沿革1958年建石林公社,1985年改乡。1997年,位于鹤壁市郊区东部,距区政府10千米,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军王庄、小寨沟、西石林、中石林、东石林、李古道、范家坟、宋沟、店庄、郑沟、西寺望台、淇洪、苗庄、耿寺、沈柏、柏落、柳涧、西酒寺、胡家沟、张家窑、前柳江、大磨屯、赖家河、东寺望台、黑塔、寺丰、白寨、施古道、卜家沟、罗庄、黑家岗、北唐宋、西马村、漫家沟、东马村、后柳江、前马村、三家村、南唐宋39个行政村。[2]
图片介绍此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石林村口。树下有一石碑。碑文是,“1947年春,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驻扎在石林村。”在柏树下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各纵队作战任务、行动时间、路线、抢渡黄河等重大问题,由此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4]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5]总人口
37538
男
19431
女
18107
家庭户户数
898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7114
家庭户男
19182
家庭户女
17932
0-14岁(总)
9720
0-14岁男
5186
0-14岁女
4534
15-64岁(总)
25530
15-64岁男
13228
15-64岁女
12302
65岁及以上(总)
2288
65岁及以上男
1017
65岁及以上女
127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