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中源乡

中源乡位于靖安县西南部,东邻本县高湖乡,南界奉新县澡溪乡,西毗修水县黄沙港镇,北靠九江市武宁县石门镇,处四县交界处。东西长29公里,南北宽13公里,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2747户,总人口1133万人。乡政府驻邱家街,集镇人口2000余人,海拔655米,距靖安、奉新、修水三县城均为70余公里,距省城南昌114公里。

中源乡境内四周高山矗立,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9座。北面狮子崖高难度794米,是全市的最高点,南潦北支的发源地。全乡拥有林地12732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约4545公顷,活立竹400万支,年可提供竹材60万支,促动着境内的远南竹材、鸿仁木竹制品厂、长城竹制品厂、靖安生活用品厂等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的竹胶板、竹菜板、竹桌面、竹凉席、竹雕精品等产品远销到东北三省、广东等国内各大城市和美国、日本、阿根廷等国,年销售额达1410万元。其余资源为松、杉和杂木。茂盛的植被和险峻的地势蓄涵了丰富的水能,目前,全乡境内共建有17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041千瓦时。现在,投资2500万元、总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时的查册水电站也已在兴建之中,古竹等几个小型水电站的建设项目也正在商洽之中。全乡耕地面积14117亩,其中水田13278亩,主要种植一季晚稻。受中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和环境污染小的影响,中源大米具有外观光泽、糯性强、口感柔软等特点,俏销广东、珠海等沿海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催生着野猪、野兔、野鸡、娃娃鱼、猴面鹰和竹笋、山楂、猕猴杨梅、银杏、板栗、苦菜、野芹菜和石耳等一批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此外,山间还蕴藏着丰富的钨、瓷土等矿产资源。借助地理及资源优势,近年来,中源的食用菌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品种有反季节菇、滑菇、灵芝、木耳、草菇等,种植面积达200亩,年产量为1000吨,远销东南亚各国和国内长沙、武汉、上海等市场。纯天然高山无公害蔬菜是正在开发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种植面积已达500亩,其它小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药材、魔芋、生姜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江西崛起的前进步伐,中源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乡财政收至2003年已实现419万元,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已达2162元;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在县城已建成面积为80余亩的工业园区一处,落户企业9家,乡内企业总产值达1亿元;瓷土矿、小水电、竹木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一九八门年探测地下水,引出温泉一处,目前已建成小型温泉浴室一个,水质符合医疗保健标准,水温4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源乡的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投入资金3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中学新教学楼的兴建工程,顺利将原西岭中学与中源中学撤并成新中源中学,对全乡的师资力量重新进行了优化组合,提高了山区教育质量;中小学诗词进校园工作创出了特色,已被新华社、江西电台等多家媒体专门报道;完善了中源书画院设施,农民书画创作活动继续高涨;以创评“文明食用户”为载体的农村道德“公评公议”活动全面开展,使“道德有价”深入民心。扶持中心卫生院买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电子血压器,新建住院部工程也已立项,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全面启动了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农家用水难的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通过努力,新修古竹至西岭水泥公路的国债工程业已立项,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中源人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农民诗、书、画活动丰富多彩。1998年8月,书画爱好骨干牵头成立了中源书画协会、书画院等组织,农民的书画也多次在省、市举办的书画展中展出,同年10朋,被省文化厅授予“农民书画之乡”。中源竹雕工艺融书、画、雕、形于一体,产品远销国外,巨型竹雕“梅、兰、竹、菊”作为江西艺术精品曾在“99昆明世博会”上展出,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中源地势高峻,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唐代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素有“小庐山”之美称。年均气温14-15.8℃,民间流传“身上无棉,莫上中源”之言,是理想的休闲避暑胜地。近期已开发出白沙坪和九岭钨矿两个度假村,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