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法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挪威人喜食沙丁鱼,尤其喜欢鲜活的。但沙丁鱼生性不爱活动,在运输过程中常会大量死亡。聪明的渔民捕获沙丁鱼后,往往在鱼槽中放上几条鲶鱼。鲶鱼生命力旺盛,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窜,搅得沙丁鱼不得安生,只好跟着一起游动。这样,大部分沙丁鱼运到岸边还能保持鲜活。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鲶鱼法则”,意指适度引入竞争对整体产生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个案1]某企业车队负责9个线路的职工通勤运输。为确保正常营运秩序,需要有一台车机动,车队共有10台大客车,并分别配备专职司机。以前,机动车司机和其他司机享受一样的工资福利待遇,实行无差别的分配方式。车队领导发现司机中存在消极怠惰的现象,有的司机借口车辆维修,“小病大养”,出车不积极。针对这种情况,车队实施了两项改革措施,第一、取消机动车司机的奖金,对机动车和营运车司机实行有差别的奖金分配制度;第二、也是这项改革的“亮点”,在司机中放进了一条“鲶鱼”——机动车司机。新的规则是:机动车司机要等到任何一个司机因故不能正常出车时,才会获得上岗的机会;轮换下来的司机作为机动车司机,只能伺机而动,等待其他司机因故不能出车时才能重新上岗。如此循环。这一变革实行后,为了不给“鲶鱼”任何可乘之机,众司机自觉维护车况,积极勤恳地工作,热情周到地服务,车队领导“坐山观虎斗”,不再担心司机没有工作积极性了。

[点评]鲶鱼的快速游窜,使沙丁鱼感到了紧张,也跟着运动起来。在企业管理中,有时需要使用一条活跃的鲶鱼,引入竞争机制,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这是提高团队执行力一个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