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袋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灰袋鼠

中文目名:有袋目

中文科名:袋鼠科

中文属名:大袋鼠属

中文俗名:大灰袋鼠

拉丁文名:Macropus giganteus

英文名:Eastern grey kangaroo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haw

物种信息:灰袋鼠的形态特征和红大袋鼠相似,体型较小,体长110-130厘米,尾长100-110厘米,体重60-80公斤;鼻孔两侧无黑色须痕;体毛呈深灰色。灰袋鼠主要生活于灌木丛中。食物以树叶和野菜为主,也吃草类,但食草量比大赤袋鼠少。其他生活习性和大赤袋鼠相似。它们结群生活,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善于跳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一般能跳过7-8米的距离和1.5-1.8米的高度。它们的尾巴用途很大;慢行时,起第“五肢”的作用;跳跃时,则向后伸直,用来平衡身体;遇敌时,又是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如果敌手被它那粗壮有力的尾巴击中,就有致命的危险。灰袋鼠它们无固定繁殖季节,孕期约为1个月,每胎1仔,偶有2仔,但出袋前一般死掉1只。初生幼仔体长2.5厘米,体重约2克,全身裸露,双眼紧闭,未发育完全。出生后它本能地用前肢抓住母兽的腹毛慢慢地爬到育儿袋里。母兽的育儿袋内有四个乳头,幼仔随便叼住其中一个,乳头便有规律地收缩,自动向幼仔嘴里输送乳汁。幼仔半年以后出袋活动,约10个月独立生活,1.5-2岁性成熟。寿命20-22年。灰袋鼠产于澳洲的南部和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