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病证名。痿病兼见气血厥逆,以足痿弱不收为主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卷六:“足痿弱不收为痿厥。有二,一属肾与膀胱。经云:恐惧不解则伤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肾伤精脱也,都气丸;审系阳虚,用八味丸。又云: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其痿厥腨XX,是膀胱在下发病也,五苓散。一属脾湿伤肾。经云:凡治痿厥发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肾着汤加萆薢。又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羌活……”。伸不能屈、屈不能伸,腰膝腿脚肿痛,用安肾丸;目中流火,眩晕耳鸣,行步不正,腰膝无力,腰以下消瘦,加味虎潜丸;老人痿厥,再加附子。属于膏粱厚味,火郁于内,阳盛拒阴者,用滋肾丸。属于湿热者,用潜行散、二妙散。参见痿及有关条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