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煤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末创办的近代化煤矿。矿区在台湾基隆(原称鸡笼),从明代起就有土法开采。1876年(光绪二年)闽浙总督沈葆桢奏请改为官办,聘英国人翟萨为矿师,机器自英国购进。1878年建成投产,日产能力300吨,以后产量逐年上升。1884年中法战争中遭法军破坏,生产停顿。1885年起开始设法恢复,但未见成效,产量下降,1886年由商人张学熙承办,仍无起色。1887年改为官商合办,生产稍见景气,又由台湾巡抚收回官办,长期处于破败状态。1892年因亏蚀,全部封闭。1895年《马关条约》订立后被日本攫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基隆煤矿起步较早,虽因管理不善成效不大,但仍对中国近代新式煤矿的发生起了一定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