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天文学会星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867年德国天文学会提出了精确测定恒星位置的计划,开始时,由六个国家用12架子午环对BD星表中赤纬+80°~-2°、亮度在8等以内的全部恒星的位置进行精测。这一星表于1910年完成,共包括144,000颗星,称为AGK1星表。1924年扩充到赤纬-23°,后来又扩充到赤纬-90°。由于AGK1星表仅有星位,没有自行,1924年开始用照相法进行重测。修订后的星表,称为AGK2星表,于1951~1958年陆续发表,共有183,000颗星。1955年开始修订AGK2星表的位置和自行,利用同测定AGK2星表一样的照相望远镜进行观测。修订后的星表在1973年以磁带形式刊出,称为AGK3星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