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息所属地区:河南·三门峡
文化遗产名称:扬高戏
遗产编号:Ⅴ-20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三门峡市
遗产级别: 省[2]
基本简介扬高戏的本名叫秧歌戏,又名弦子戏,俗称羊羔戏。因其行腔尾音高扬而得名扬高戏。扬高戏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原古陕州)一个濒危的地方性剧种,目前仅存于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
历史沿革相传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南征凯旋,途经田野听此曲调,顿觉耳目一新,即令乐官将此曲调记录下来。李渊登基后,命宫女学习演唱。从此,宫廷内外共唱此曲,以示荣贵。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又命长安宫民皆唱此曲,以示孝意。中宗时期,化妆演出,形成了扬高戏的雏形。唐朝末期,一位赴京(长安)赶考未第返乡的书生,在出函谷关后,因手中拮据,便将扬高曲调传授于灵宝南阳村。南阳村家戏班以元杂剧剧本为基础,用扬高曲调登台演唱,形成了具有灵宝特色的扬高戏。经过漫长岁月,它又逐渐流传到陕县和山西的平陆、夏县一带。
清道光时期,扬高戏开始能够与秦腔、蒲剧相抗衡。清光绪年间,豫西、晋南最“红火”的就是扬高戏。凡大庙会、大戏楼皆请扬高戏班,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扬高戏。
清末民初,黄河两岸扬高戏科班众多,曾是同蒲剧分庭抗礼的“大戏”。专业班社有河南灵宝亢彦林班、杜彦样班(即苏老六班)、芮城张仁杰班、佩凡班、李江西班、运城赵连城班,襄陵(今襄汾)安月子班、马柱子班、岳家班及,陕州猪嘴班、卢氏匡玉明班等,他们曾北上临汾、洪赵,南到河南朱阳关、陕西龙驹寨,西走宝鸡、咸阳,东达河南渑池等地活动。出现过张拉娃、茂林、三娃、董牛娃、五子、李成业(锁娃子)、王营儿、王豹子、李新月(山东棒)、小鹿子等颇有影响的艺人。相传民国十一年,在山西芮城南庙古会上,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着演着,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那边观看,不但挤倒了庙园的大墙,而且活生生地气死了蒲剧的名角,扬高戏度过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民国26年(1937)后,班社解体,艺人星散,剧种渐绝。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扬高戏有所恢复。但种种迹象表明,扬高戏已在走下坡路。
艺术特色扬高戏的曲调与迷胡、花鼓调的最大区别就是起伏大,调尾旋律上扬,多用“大跳”,因此将该剧种称之为扬高戏。
与其他戏剧相比,扬高戏的表演、音乐、舞美具有一股古朴气息。它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但重故事(剧情)表述,旦角男扮,延习至今。生、旦、末、丑,同腔同调。净的唱法和音色与其他戏曲相比稍有变化,唱调有72大调、36小调。其音乐伴奏很有特色,弦乐多碎弓、多抖动,加之高音竹笛,可谓繁弦急管,金声玉振,给人以欢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剧目介绍扬高戏剧目取材广泛,既有生活小戏,又有盔靠大戏,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兼备。表演艺术与蒲州梆子相似,唱做念打皆重,风格纯朴大方。传统剧目有百余出。现存《反西唐》、《回龙阁》、《司马庄》、《白玉兔》、《金瓶梅》、《花柳林》、《明珠宝》、《清河桥》、《取长沙》等12个本戏和7个折子戏。
艺术现状扬高戏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仅存于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
在陕县大营镇峪里、灵宝市大王镇南阳村两个地方,提起扬高戏,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少年儿童,可说无人不晓。每逢重大节日或各种庙会以及天旱祈雨等重要活动,无不以请到扬高戏为荣。可以说,在当地没有了扬高戏,集会或节日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扬高戏在那里曾一度被奉为“神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