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三板桥乡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的南端,“五百里井冈”的最北端。东与永新县相邻、西南与湖南省秩堂乡交界。西北临神泉乡,东北连升坊镇,“319”国道自东向西穿过乡境北部。总面积30.8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村,2200户,10221人,多为汉族。全境地势西南略高,东北较底,为一峰峦相狭长达10余公里之曲尺丘陵地,中为小盆地。三板桥乡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7~17.5℃,年降雨约1600毫米。主要溪水有西安溪,发源于大塘岭,自南而北,流经八个行政村,折向东流,下尖陂,入永新县之潞江汇入禾水。筑有东打冲小(Ⅰ)型水库和茶塘、荷叶塘、龙大冲、大塘源等4座小(Ⅱ)型水库以及40多处山塘灌溉山冲田地。全乡耕地面积9084亩,山林1060.8公顷,其中经济林779.4公顷,森林覆盖率40.3%。境内古迹有“吴楚雄关”土城墙遗址、界市城隍庙、李祁墓、炎陂古塔等。 三板桥乡着力塑造“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团结实干”的三板桥人的新形象,立足本乡实际,善于学习他人特长,勇于“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攻工业,打破了乡工业后劲不足的局面,先后利用内外资金创办了月照峰、恒信、旭升、圣达、梅林花卉苗木、亚细亚肌醇等公司。科学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以资源为龙头带动全乡各项经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投资近150万元,先后兴建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实验楼。实现全乡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公路。并办成了农村文化宣传“四个中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乡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为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通过普法宣传教育,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人民安居乐业。
行政代码[邮编]337115
[代码]360321202:~200清水村 ~201田南村 ~202棠市村 ~203湖边村 ~204三板桥村 ~205镇背村 ~206桥头村 ~207山口垄村
历史沿革1949年置桥头乡,1958年改三板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0.8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清水、桥头、山口垄、镇背、江荷、院柏、三板桥、棠市、田南、湖边10个行政村[1]。
经济建设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标,全面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积极培植财源税源,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三板桥乡实现财政收入190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5.5万元,年均递增28.3%。尤其在2006年度,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全年财政总收入任务,是全县唯一一个提前两个月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乡镇,也是三板桥唯一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财政任务的一年。 2007年度,全乡财政收入完成515.5万元,比上年净增145.5万元,同比增长39.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0万元,比上年净增58万元,同比增长23%。三板桥乡着力塑造“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团结实干”的三板桥人的新形象,立足本乡实际,勇于“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攻工业,以资源为龙头带动全乡各项经济发展。先后利用内外资金创办了月照峰矿泉水厂、东楚矿业有限公司、德盛选矿厂、天宇精选煤厂、株岭坳铁矿、连江鞋厂、振发特种耐磨材料厂,鑫达矿业有限公司,旭升供贸公司,科创陶瓷有限公司。另外,总投资2000万元的乐华活性炭有限公司正在兴建当中,预计2008年6月将正式投产。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中基本上把乡村道路共6条、长约13公里先后得到硬化。2007年斥资800万元的白叶洞至田南三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一期改造工程白叶洞至清水街的道路硬化已全面完成并于2007年底顺利通车。同时,为衡茶吉铁路支线通过本乡和吉衡高速公路通过三板桥乡两个项目的落实做好了前期服务工作。另外,共投入50万元对茶塘水库、老荷叶塘两座小(Ⅱ)型水库和东打冲小(Ⅰ)型水库进行了加固改造;投入近50万元对清水秋屋陂圳、田南排灌圳、桥头圳、三板桥牵水陂、田南南圳进行了维修,农田水利条件得到改善。投入10多万元建设山口垅、镇背、清水等村的人畜饮水工程。
计生工作常抓不懈。加强了婚育新风宣传,加强孕前跟踪管理,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计生工作年年顺利通过上级计生部门检查验收。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共投入10万元对全乡8个行政村编制了具体规划,湖边长湖塘及前门口自然村、三板桥院柏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特别是湖边村长湖塘试范点不仅“五改四化三通”工作做得实,还兴建了一个生态公园和休闲广场,村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另外,以老年民间采茶剧团、群众楹联协会为依托,8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老年协会、腰鼓队和楹联协会,农闲时活跃在各个乡村小组,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推进了三板桥乡精神文明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立足本乡传统种养优势,大力发展渔业、油菜、生猪生产,使该乡农业产业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种养规模得到不断扩大。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惠农助学政策,先后向上争取资金150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实验楼。
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切实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从2004年开始,在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的同时,还按政策向农民及时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民生工程稳步实施。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殡葬改革等各项工作不仅进展顺利而且取得了良好成绩。全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71人,参保率92.3%,连续两年居全县第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43人,100%完成2007年任务;自2006年4月1日实行“零点行动”以来,连续两年殡葬改革居全县第一。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强化,低保金及时足效发放,保证了全乡“五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对困难群众及时发放社会救济金。乡敬老院改造工程2007年已全面竣工,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能力进一步加强,确保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深山移民工程顺利实施。投入资金21.6万元,完成了山口垅村23户的移民扶贫搬迁任务。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发证率达100%,是全县林改进度最快的乡镇,受到省、市、县表彰。抓好民生工程,农村经济发展是保障。乡党委、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方面不断加强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对东打冲水库进行立体开发利用,现已建成猪舍3600余平方,其它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通过东打冲养殖基地建设带动了其它基地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全乡农民种养积极性,出现了一批种养方面的能人,在全乡大力发展小规模种养,截止到2007年底,全乡种养殖23户,种植果树面积1500亩,养殖鸡鸭20万羽,猪8000头,鱼30万斤。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坚持把稳定工作放在压倒一切的突出位置,切实履行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把社会矛盾调处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积极开展了对突出矛盾纠纷的集中专项整治,重点排查调处了山林、土地、水利、矿产资源等民间纠纷,确保了全乡稳定。2006年,成功组织了莲花、永新、茶陵三县分管政法领导,相邻六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村负责人参加的湘赣两省三县六乡镇边际联防联治年会,受到县委、县政府及周边县乡的好评与肯定,在周边影响很大。形成了良好的边界联防、村社联防、户院联防环境,并定期开展了治安查询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安、治安巡防、治安信息员、综治特派员、治安志愿者、看楼护院等“六支”群防群治队伍,坚持党员干部义务巡逻,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充分发挥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全乡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没有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有班子成员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并配备2名专职安全员,认真组织安全法规知识教育培训和学习,企业员工均接受了安全知识培训。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了“两杜绝、一减少”的安全生产目标,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对于信访中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适时给予解决,对无理纠缠者做好解释宣传,采取措施,就地防控,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没有赴京赴省赴市上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