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贺氏的由来】
伊贺氏,家纹为三つ藤巴,是藤原秀乡的后裔(藤原氏秀乡流)。
在日本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创造天地的天御中主神的子孙之一伊贺津臣命,乃是后来的赐姓藤原氏的祖先。古日本六十六国中,伊贺国作为下国,庆长三年时的石高不过十万石而已,因此伊贺守也只是从六位下的官职。伊贺的苗字来源于镰仓幕府初期的宿老伊贺守朝光,其父是二阶堂行政。
朝光长子光季任京都守护,承久三年(1221年)5月,在京都著名的承久之乱中因众寡不敌而自杀;另一个儿子光宗曾任政所执事,甲斐国岩间牧,常陆国塩笼庄、大洼庄,陆奥好岛庄,若狭国日向浦、谷田寺,但马国广谷庄,备前国则安名、长田保、纸工保等地都有其知行地,并由此分衍出诸多的伊贺氏流派。
朝光的女儿是执权北条义时的妻子,七代执权北条政村的母亲。北条义时死后,她谋划与四代将军九条赖经废藤原实雅,事败遭配流,世称“伊贺氏之乱”。
【伊贺氏的子孙】
伊贺光宗之孙光政曾任引付众,光宗、宗纲、光泰三代均担任镰仓幕府评定众。
镰仓幕府灭亡后的建武二年(1335),伊贺盛光以战功受赏,他的庶兄贞长建武元年时名列陆奥国引付众。
奥州的伊贺光宗子孙,曾经与同族岩城好岛庄西方预所职光纲(倒霉的京都守护光季之子)后代争夺所领。后来,前者世居饭野乡,自饭野光隆之后改称饭野氏,一直担任饭野八幡宫的神官;后者因地名也改称岩城氏。
备前国长田庄也有伊贺氏的后裔。南北朝时代的正平十七年(1362),伊贺高光作为备中守护细川赖之的助势渡过讃岐,攻打南朝方细川清氏的居城白峰城,结果讨死。
这些,应该都是战国时代中国地方伊贺家的远亲吧。
【战国的伊贺】
战国初期,备前国金川城主松田丰后守元成据有西备前,元成的妻子便是伊贺久时的女儿。这是近百年后松田家重臣、美作津高郡虎仓城主伊贺久隆的先代。
到松田元辉、元贤两代时,主家松田氏的势力衰退,引发了伊贺久隆的不满。永禄十一年(1568),伊贺久隆接受宇喜多直家的调略,背叛主家攻打金川城,松田元贤战死。
城破后,伊贺氏领有津高郡北部、上房郡南部、真岛郡南部等地,长期为宇喜多家扼守对阵毛利氏的最前线。这时伊贺家曾和宇喜多家联姻,直家甚至赐久隆之子伊贺家久以“家”(宇喜多家的通字)字。
天正二年(1574)二月,久隆与毛利军在上房郡竹庄、虎仓城西麓激战,将毛利势力击退。同年,备中兵乱,随同直家出阵,活捉备中松山城主三村元亲的嫡子胜法师丸。天正六年(1578)宇喜多家与毛利家联合攻略播州上月城,伊贺久隆作为宇喜多势的重要武将出阵,对手是当时称为羽柴筑前守的丰臣秀吉。此时,宇喜多家逐渐倒向已经极为强大的织田家,与毛利家的关系再次破裂。
其后不久,就传出了伊贺久隆内通毛利家的流言。像直家这样疑心极重的人,再加以久隆早有背叛松田家的前科,自然不会坐视。最终,直家对伊贺久隆下毒,久隆逃归虎仓城后死去。
久隆之子伊贺家久(曾受宇喜多直家赐字的那位)娶宇喜多家重臣明石飞驒守景亲(明石扫部头全登之父)的女儿为妻,父亲被直家毒死后,在虎仓城笼城对抗宇喜多氏,为义父景亲劝说出城,投奔毛利家。天正七年,毛利氏攻击备中国忍山城,宇喜多势笼城、直家前来救援,伊贺家久在胜尾山冲击其阵后未果。
家久曾攻打直家之弟春家所守的金山城,讨取不少敌军。此后从属小早川隆景。
天正十年(1582)备中高松城一役后,毛利辉元与秀吉的领地以高梁川为界,家久从小早川隆景处得到备后国神边三百石的封地。隆景移封筑前国名岛时,一同迁往筑前。
这就是战国伊贺家的结局。像无根之草一般,在松田、宇喜多、毛利之间辗转,大概也是战国中一般人的宿命。所不同的,只是结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