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内部结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词条】《恒星内部结构》

【外文词条】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

【作者】曲钦岳

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理论的名著﹐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著﹐1926年首次出版。恒星内部结构的研究始于莱恩﹐1907年埃姆登发表了《气体球》一书﹐总结了早期的工作。1916~1926年是恒星内部结构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大部分工作由爱丁顿完成。他首次指出﹐在恒星内部﹐能量由内向外转移主要不是靠对流而是靠辐射﹐他用辐射平衡取代对流平衡得到了与观测符合的恒星的质光关系。在这期间﹐爱丁顿还研究了变星的脉动理论﹑恒星大气理论和星际物质﹐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收在《恒星内部结构》一书中。全书共十三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恒星内部的物理过程问题和研究简史﹔第二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热力学定律﹑辐射的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论﹔第三部分(第四至第八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推导了辐射平衡方程﹐对于“标准模型”和“点源模型”求出恒星内部结构方程组的解﹐从理论上说明恒星的质光关系并与观测的质光关系作了比较﹐最后还讨论了造父变星的脉动理论﹔第四部分(第九至第十一章)讨论恒星内部的不透明度﹑电离状态和能源﹔最后﹐作者在第十二章里发展了恒星大气理论﹐并用以分析吸收线的形成和讨论恒星的连续光谱﹔第十三章介绍作者对星际物质所作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