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蛾镜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查明母蛾是否带有微粒子原虫,预防胚种传染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母蛾镜检由国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

原原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母蛾,按蚕种批、张、蛾号分格装蛾。对原原母种、原原种的母蛾,均进行逐蛾两人对席检查,如发现有微粒子孢子的母蛾卵圈,应行淘汰,务求原原母种、原原种绝对无病。原原母蛾,逐批先抽取20%蛾盒,进行对席检查,如未发现微粒子孢子,其余部分母蛾进行1人检查。如发现微粒子孢子的母蛾卵圈,则淘汰染病卵圈所在的整张蚕种,保证原种绝对无病。对于一代杂交种的母蛾,采用抽样检查。蚕种场生产的蚕种中,每批装母蛾10%,即按产卵纸编号顺序每10号抽取1号装蛾,但末尾另数蚕蛾须全部装蛾。在检查母蛾时,先取抽样的60%进行单蛾镜检,如发现微粒子孢子,再检查其余数,两次检出的病蛾,合并计算微粒子病蛾率。母蛾镜检分拆蛾、磨蛾、点板、显微镜检查等工序,显微镜检查分初检和复检两项。初检员逐蛾检视标本,如发现微粒子病蛾或可疑蛾号,即送复检员复检,其余无病蛾号,混点各标本进行复俭,如发现有微粒子孢子,交初检员重行逐蛾检查。按此计算微粒子病蛾率。待检母蛾盒要贮放在空气流通、无虫害鼠害的场所,待母蛾自然死亡后,用70℃进行烘干处理。各级蚕种母蛾微粒子病率规格,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