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数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腊月二十五日,吴人以赤豆杂米煮粥,亦有以赤豆作糜,合家同食。若家有外出之人,亦必为其留份。虽襁褓小儿、猫、犬之属亦必数口备之,名曰“口数粥”,以避瘟气。或杂豆渣食之,谓能免人罪过。亦有将此粥奉献异居异性尊长,示一家之意。石湖《口数粥》词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构镣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份。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协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中分豆粥”。各家食罢豆粥,早早安寝,谓疫鬼行瘟,故安静以避之。旧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作豆粥以禳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