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潘阆

潘阆(?~1009),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又说自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是扬州(今属江苏)人。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以卖药为生。王禹偁《寄潘阆处士》描写他说:“烂醉狂歌出上都,秋风时节忆鲈鱼。江城卖药长将鹤,古寺看碑不下驴。一片野心云出岫,几茎吟发雪侵梳。算应冷笑文场客,岁岁求人荐《子虚》。”至道元年(995),潘阆因宦官王继恩的推荐,得到宋太宗的召见,赐进士及第,做国子助教。不久王继恩犯罪下狱,潘阆怕受牵连,逃进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的中条山。宋真宗曾过问逮捕审讯,不久获宽释,寓居皖南一带,任滁州(今属安徽)参军。晚年遨游于大江南北,放怀湖山,有记载说他曾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最后死于泗上(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

潘阆以性格疏狂闻名于时,宋代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掌故。其诗才也不俗,当时苏州才子许洞,恃才傲物,常把僧人、隐士一类不放在眼中,但《赠潘阆》一诗却说:“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太宗朝的翰林学士宋白写给潘阆的诗甚至说:“宋朝归圣主,潘阆是诗人”,简直视他为诗歌方面的国宝。潘阆有《叙吟》一诗,说自己:“高吟见太平,不耻老无成。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头念,人间万事轻。”表明了对诗歌的执着,对诗才的自负,同时也表明他的创作是遵循贾岛以来的“苦吟”传统的。不过在他身上似乎传统的影响远不若个性的力量,他的诗风不像贾岛等诗僧以清奇僻苦为主,而是倾向于自然真率,闲逸疏放。

作品:

酒泉子(十之一)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酒泉子(十之二)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酒泉子(十之三)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酒泉子(十之四)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十之五)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酒泉子(十之六)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酒泉子(十之七)

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

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酒泉子(十之八)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酒泉子(十之九)

长忆龙山,日月宫中谁得到。宫中旦暮听潮声。台殿竹风清。

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酒泉子(十之十)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