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马马灯兴起于明、清时代,是人们自娱自乐的灯戏,因它热闹、吉利,受到家家户户的欢迎。玩灯的人都是壮汉子,晚上凭借灯笼、火把,爬山、过河,走小路,转院子,一户不漏地“拜年”。农村的一些大院子,为了迎接耍灯的,一般都燃起香、烛,待灯耍过之后,几家人都一齐端出白生生的馒头,甜蜜蜜的醪糟,还有白酒、凉菜等,招待耍灯的人。一般的住户,都会递上好烟,还要给一个“红包”,里面有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作为酬谢的“喜钱”。

春节期间民间耍马马灯。艺人用材料扎成马身,不要马腿,马身中部留一空洞,以能从中穿过一人为限,马身表面绘成彩色,以示吉祥如意。马马灯由两人表演。表演时,由一未婚女子从洞中穿过,随着音乐节奏和唱和人的歌声踩着碎步左右前后飘荡,碎步有如T型台上的模特步型。唱和人一般手中挑一大红灯笼,边走边唱,内容主要是祝福主人家发财发家,子孙后代发达中状元之类。

“马马灯”的锣鼓浑厚明快,节奏感强;舞蹈粗放优美,十分谐趣。先是小马锣响起:“当、当、当、当……”,紧接着是大钹打响,大锣、大鼓一齐敲起,很热闹。在紧锣密鼓声中,“跑报”者尽情挑逗,跑园场;一匹匹桀骜不驯的“马”逐步跟上跑园场,紧接着,随“跑报”人的引导开始变花样,穿“五梅花”,跑“连环套”,列队为主家“拜年”。在“拜年”的同时,要“破阵”,什么“驴子过板桥”、“叫驴子推磨”、“雪山取水”等等,都是一些高难动作,玩者既要有智慧,又要有体力,才能把“阵”破了,使客主都皆大欢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