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běn

古代用草绳编成的盛器,后编竹为之,即畚箕。《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杜预注:“以草索为之。”杨伯峻注:“其质为蒲或为草索......畚可以盛粮。”《晋书.苻坚载记下.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也指用畚箕承物。例:畚垃圾。

běn

【名】

(形声。从田,弁(biàn)声。本义:用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撮土器〖basketforearth,etc.;bamboo(orwicker)scoop〗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又如:畚斗(畚箕。即簸箕);畚筑(盛土和捣土的工具)

běn

【动】

[方言]∶用畚箕之类装东西〖scoopupwithadustpan〗。如:畚泥土

畚箕

běnjī

〖dustpan〗∶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

〖basketforearth,etc.〗∶运土工具,用草绳或竹篾编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