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与蚕桑是中国古代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古人为大多数生产活动都要制造出一尊佑护神,植桑养蚕业也有自己的神灵,即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西陵氏嫘祖,被尊称为“先蚕”。蚕桑关乎国计民生,历代帝王欲使统治稳定,必会关注养蚕缫丝业。这样,按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原则,先蚕这尊原为民间的行业神,就成为由皇后主祭的国家中祀的主神。自周朝始,在国家祀典中,就已确立了“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格局。不过,对曾以游牧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满族来说,接受先蚕神却是到了乾隆朝满族已被汉化的年代。
乾隆九年(1744年),清廷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祭先蚕神的典礼。一般来说,举行祀典,除需有被祭祀的主神外,最重要的就是设立祭祀的场所——祭坛。祭坛的形式与方位,完全是由所祭对象决定的。依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原则,皇后代表地,属阴,主北方,故先蚕坛设于京城北郊,其形制按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的思想被设计成方形。
三月吉巳日是举行祭礼的日子。这天,位于西苑太液池北端的先蚕坛上已经支立起黄色幕帐,帐内供有先蚕神嫘祖的神位及牛、羊、猪、酒等各种祭品。孝贤皇后在妃嫔、公主、福晋和女官的陪同下来到祭坛。祭礼程序繁缛,除了一般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献祭品外,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作“躬桑”的皇后采桑礼。此礼行于祭先蚕次日,皇后手持金勾与金筐,在诸多随员陪同下,至蚕坛内的桑林采桑。桑林旁彩旗招展,太监鸣金鼓,唱采桑歌。名为皇后躬桑,实际上皇后仅采桑叶三片,便上观桑台御宝座,观看众妃嫔宫女等采桑,最后,由蚕母将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喂蚕,整个祭礼结束。如此则表明皇后已为天下织妇做出榜样。
当孝贤皇后行过第一次亲蚕礼后,乾隆皇帝即命宫廷画家绘制长卷“皇后亲蚕图”,作为历史性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