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以戏剧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在舞台上表现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狭义的戏剧即指话剧。我国著名导演黄佐临认为:话剧至少包容了如下七种成分:哲理成分、心理成分、文学成分、绘画成分、演技成分、舞蹈成分、音乐成分。将这些成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话剧。广义的戏剧除话剧外,还包括了哑剧、歌剧、诗剧、舞剧和中国戏曲等。在整个艺术美育体系中,戏剧艺术占据了一个既是基础性的、又是高层次的重要地位。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或一个未经世故、天真烂漫的儿童,读不懂散文或小说,却都能欣赏戏剧艺术,甚至会唱两句,或做出几个摹拟性的表演动作。戏剧艺术已普遍地深入到各阶层男女老幼的心灵中,构成了他们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政治观点的重要的参照系统,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人格理想的源泉。
具体说来,戏剧艺术的美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审美主体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戏剧属综合艺术的一种,它综合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元素,集中了编剧、导演、演员、美术设计、音响效果等各类专门人才的智慧和才能。戏剧艺术所创造的形象是时间和空间、视觉和听觉、直观和想象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影象,而且是运动着的直观形象。因而,欣赏戏剧艺术,等于同时集中而又广泛地接触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各种艺术,其美育的功用是全方位、深层次、综合性的,国而能全面地提高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二)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呜。戏剧艺术所引起的观众共鸣的程度,在所有艺术中位于前列的,这在悲剧中尤其明显。戏剧通过美丑的强烈对比,激发审美主体(观众)的自我意识,使人们在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内看到美与丑,强化对美的事物的憧憬、追求和维护,对丑的事物的憎恶、嘲笑和鞭挞,并且赋予这种美丑之间的斗争以直接的行动性。也就是说,戏剧艺术在对观众产生审美同化作用的同时,还使观众在对美的强烈感受中形成审美价值定向,并付诸于行动。原苏联戏剧家泰伊洛夫在他的《导演手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演出事件:1830年,布鲁塞尔的蒙奈剧院演出戏剧《无言》。演出当中,当舞台上响起“爱国是神圣的!”这句话时,革命的热情无比高涨,由舞台传到观众厅。整个剧场激情澎湃,溶成一片,观众和演员都离开他们的位置,抓起椅子、凳子——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冲出剧场,涌向布鲁塞尔街头,从而开始了比利时的革命。这样的实例是很多的。戏剧艺术所产生的感情共鸣,虽比不上小说那样使读者深深沉浸在情感的领域里,但在观众所受到内心震撼程度上,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心灵的净化作用。古希腊美学家亚里斯多德指出:悲剧具有使观众“恐惧”和“怜悯”这样两种情感的“净化”作用——这是两种存在于人类天性中的软弱低劣的情感,通过悲剧中的崇高感对观众产生心灵净化作用,引导观众消除内心深处潜藏的那些低劣卑下的思想感情,而向往高尚、伟大的精神品格,从而充实和完善了观众的人格。我们在观看《雷雨》、《放下你的鞭子》、《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麦克白》等戏剧作品时,都能收到心灵净化的功效。(四)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喜剧是戏剧的一大类别。它寓庄于谐,以笑为手段,否定,嘲讽假、丑、恶,肯定、赞扬真、善、美。欣赏喜剧作品,不仅可使人心情欢畅,培育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会引起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严肃的思考,并从中悟出某种哲理,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正如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在《<达尔杜弗>的序言》中所说的:“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出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打击。责备两句,人容易受下去:可是人受不了揶揄。人宁可作恶人,也不要作滑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