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粘粪锈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粉粘粪锈伞

拉丁学名:Bolbitius demangei (Quél.) P. A. Sacc. & D. Sacc.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粪锈伞科、粪锈伞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薄,初期卵圆或钟形,粘滑,淡白色,渐呈扁半球形至斗笠形,平展后中部稍突起,稍粘,浅褐色至淡灰褐色,中部褐黄色,有放射状细长条棱。菌肉薄,污白色。无明显气味。菌褶离生,密或稍密,不等长,宽0.4-0.5cm,初期粉白色,后呈锈色,边缘白色。菌柄细长,6-12cm,粗0.4-0.7cm,粉红白色,幼时上部表面有细粉粒,中下部有纵条纹,基部稍膨大,内部空心。孢子印锈色。孢子光滑宽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浅黄色,有明显发芽孔,12-16.2μm×7-9.5μm。褶缘囊体棒或泡囊状,宽纺锤形,28-45μm×12-40μm,盖囊体近棒状或洋梨形。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草堆、垃圾堆、牛马粪上群生。

分布地区:河北、北京、香港等。

经济用途:据说可食,未记载有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