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绣球菌

拉丁学名:Sparassia crispa (Wulf.) Fr.

中文别名:绣球蕈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非褶孔菌目、绣球菌科、绣球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形,肉质,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形似巨大的绣球,直径10-40cm,白色至污白或污黄色。瓣片似银杏叶状或扇形,薄而边缘弯曲不平,干后色深,质硬而脆。子实层生瓣片上。孢子无色,光滑,卵圆形至球形,4-5μm×4-4.6μm。生态特性: 夏秋季在云杉、冷杉或松林及混交林中分散生长,柄基部似根状并与树根相连。

生态习性:

分布地区:河北、黑龙江、吉林、陕西、广东、西藏、云南、福建等。

经济用途:此菌可食用,味道较好。还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其培养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抵抗作用。另外产生对某些真菌有抵抗作用的绣球菌素(sparassol)。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