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大孔菌
拉丁学名:Favolus alveolaris (DC.: Fr.) Quél.
中文别名:棱孔菌、棱孔菌、蜂窝菌
同物异名:Polyporus alveolavius (DC. : Fr.) Bond et Sing.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大孔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有侧生或偏生短柄,菌盖肾形至扇形至圆形,偶呈漏斗状,后期往往下凹,3-6cm×1-10cm,厚0.2-0.7cm,新鲜时韧肉质,干后变硬,无环纹,初期浅朽叶色,并有由纤毛组成的小鳞片,后期近白色,光滑。边缘薄常内卷。菌肉白色,厚0.1-0.2cm。菌管长1-5 m m,近白色至浅黄色。管口辐射状排列,长1-3 m m,宽0.5-2.5 m m,管壁薄,常呈锯齿状。孢子圆柱形,9-12μm×3-4.5μm。有菌丝柱,无色,30-75μm×15-25μm。
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树的枯枝上。
分布地区: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西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
经济用途:子实体的乙醇加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抵抗作用达71.9%。另记载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抑制率为60%。导致杨、柳、椴、栎等多种阔叶树倒木的木质部形成白色杂斑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