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鹿胶角菌
拉丁学名:Calocera viscosa (Pers.) Fr.
中文别名:粘胶角菌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花耳目、花耳科、胶角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下部偏圆,上部二至三叉状分枝,似鹿角,高4-8cm,粗0.3-0.6cm,胶质粘,平滑,干后软骨质,色橙黄而鲜艳,往往顶部色深。子实层生于表面。担子叉状,淡黄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或肾形,稍弯曲,后期形成一横隔,浅黄8-10(127)μm×3.8-5.1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云杉、冷杉等针叶树倒腐木或木桩上成丛或成簇生长,基部往往伸入树皮和木材裂缝间。
分布地区:吉林、四川、福建、云南、甘肃、陕西、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菌分叉象鹿角,又似珊瑚菌,色彩十分艳丽,幼时同桂花耳相似,含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常在木耳、毛木耳、香菇段木上出现,被视为“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