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托竹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棘托竹荪

拉丁学名: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Zheng et Hu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鬼笔菌目、鬼笔科、竹荪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其形态近似长裙竹荪。菌盖近钟形,高2.5-3.5cm,宽2.5-3cm,薄而脆,具网格,有一层褐青色粘液即孢体。菌裙白色,长,网格呈多角形。菌柄较长,海绵质 ,白色 ,长9-15cm,粗2-3cm。 菌托白色或浅灰色,后期渐呈褐色或稍深,具柔软的刺状突起,初白色后失水或光照而色变深,其下面有无数须根状菌索,伤处不变色 。初期托包裹时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3cm。担子圆筒形或棒状,6-8μm×2.5-3.5μm,具4-6个小梗。孢子无色透明,呈椭圆形,3.5-4μm×2-2.3μm。

生态习性:生长期6-9月,以7-8月为生长高峰。生于竹及其混交林中,以半腐朽的竹木等废料为基物。

分布地区:此种发现于湖南西南与贵州接壤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亦能人工栽培,生料周期20-120天,菌蕾分化到长成子实18-22天 。要求相对湿度85%左右,子实体生长周期相对湿度为95%以上。此菌被视为高湿型栽培竹荪。(文、图根据《中国食用菌》1988,第3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