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螺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紫螺菌

拉丁学名:Neobulgaria pura Petrak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蜡钉菌目、胶陀螺科、螺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盘小,倒圆锥形或近似陀螺形,边缘近波状,高0.5-2cm,直径0.8-4cm,具有较艳的淡紫色,后变灰紫,半透明似胶质,有弹性,表面近平滑。内部充实,柔软半透明,无明显气味。子囊棒状,56-66μm×4.5-6μm,侧丝近无色,细长,顶部膨大。孢子淡黄,含两个油滴,在子囊中上部双行,而下部单行排列,5.1-6μm×2.8-3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阔叶林中的腐朽树干、倒木、枯枝上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西藏东南部林中。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种菌体比较小,食用价值不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