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腿羊肚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粗腿羊肚菌

拉丁学名:Morchella crassipes(Vent.) Pers.

中文别名:皱柄羊肚菌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果中等大。子囊果高达20cm左右,头部圆锥形或卵形,下缘延生于柄上,脉纹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柄部圆桶状,空心,表面米黄色,呈微颗粒状,有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并带有皱褶。具体描述为:菌盖近圆锥形,长5-7cm,宽5cm,表面有许多凹坑,似羊肚状,凹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而浅,淡黄色至黄褐色,交织成网状,网棱窄。柄粗壮,基部膨大,稍有凹槽, 长3-8cm, 粗3-5cm。子囊圆柱形, 230-260μm×18-21μm。侧丝顶部膨大。子囊孢子8个,单行排列,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15-26μm×12.5-17.5μm。

生态习性:初夏季生林中地上、潮湿地上和开阔地及河边沼泽地上。

分布地区:河北、北京、山西、黑龙江、新疆、甘肃、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鲜美,属优良食菌。药用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另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仅缺色氨酸。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其培养物可做调味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