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头海岛五彩缤纷的民间工艺中,贝雕作品最为绚丽多姿。今年上半年,它浙江省人民政府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专项保护名录。
贝壳是大海对人类的一份馈赠,贝雕则是海岛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贝串、贝堆、贝雕画到圆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洞头的民间艺人不断发现、创造、继承和创新,使贝雕艺术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但它诞生后从兴盛到萎缩,直至如今亟须抢救和扶持,使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海岛民间一朵奇葩
洞头岛的海岸线曲折蜿蜒,盛产各种贝类,贝壳自然也就多。经过波涛长时间的冲卷淘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贝壳更显得玲珑剔透、晶莹喜人。海边人把小一点的贝壳穿成串,挂在颈项或手腕,作装饰品;把大螺壳的外延取下制成钩,悬吊蚊帐,作日用品;对形状特异的螺贝,则置放案头,作摆件。小孩满月时,家人为他(她)挂上榧螺,这种俗名“长寿螺”的挂件,意在祈福祛祸;逢年过节,尤其是农历“七月七”中国“情人节”,女孩佩戴悬挂贝串的更为普遍。这种对贝壳自然形态的利用和初步加工,是贝雕工艺的发端,算起来,在洞头至少有100多年历史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洞头群岛获得新生,岛上百业初兴,民间艺术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在一批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器乐曲、民间舞蹈赴浙江、山西、北京演出并获奖的鼓舞下,民间艺人发掘海洋传统工艺,对原材料丰富的贝壳动起了脑筋:在贝串的基础上,尝试着把多个贝壳组合粘叠,按照新的艺术构思,粘叠成油灯座、蜡烛台等日用品,雕塑成山水、动物等工艺摆件,成为新颖的室内装饰品。60年代间,洞头二轻系统下属服装社的工人创办了贝雕工坊,聘请民间艺人做技师,开始批量生产贝堆工艺品,推向市场。贝堆技艺的出现,使洞头贝雕工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70年,洞头成立了贝雕工艺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大胆创新,通力合作,经过多年努力,陆续开发生产了系列贝雕产品:有置放和悬挂类的贝雕画屏;有手链、耳环、贝珠类的贝雕首饰;有用于家具装饰的平嵌贝雕件等等。这些造型别致、色泽自然、海洋韵味浓郁的贝雕工艺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很快行销国内市场,并远销东南亚和西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洞头一些执著于贝雕工艺创作的民间艺人,吸收了木雕、石雕等姐妹雕刻艺术的长处,创作了一批贝类圆雕的艺术品。这些作品突破了原来贝雕画屏依附于底板、外框的局限,着眼于贝壳的整体造型,以透、镂等创作手法,精雕细刻,呈现立体形、全方位的艺术美,受到行家和消费者的推崇,并屡屡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获奖。
一度兴盛名闻遐迩
纵观洞头贝雕发展史,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它的鼎盛期。无论是工艺、手法、作品内容、市场销售,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1970年洞头贝雕工艺厂成立后,诚聘了一批有较好艺术底蕴的民间艺人和青年美术爱好者作为设计骨干,并得到了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支持,在生产贝堆工艺品的同时,全力攻克贝雕画屏的技术难关,拓展贝雕工艺新领域。
比之贝堆工艺品,贝雕画屏的创作技法和生产工艺更为复杂。光是图纸,就分设计总图、白描组合图、贴料分解图多种。而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的生产加工,则需在贝壳原料选定后,先经砂轮割磨打粗坯,再进行面块粗雕,继之以线刻、点刻、劈刻等多种技法精凿,还需经过水磨和细砂纸细磨,才能进入抛光、上色等工序。最后按照设计总图,把精心制作的一片片贝雕块面,组装粘搭在事先加工上色的底板上,四周配上以红木等名贵木料制成的外框,再蒙上玻璃。这种贝雕挂屏如画作,色彩艳丽;似雕塑,立体感强;尺寸可大可小,摆法可立可挂,令人感觉新颖别致,很快打开了市场。
贝雕技术难关攻克后,厂里扩建厂房,广招工人。许多年轻人在老艺人和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导下,较快掌握了工艺技法,厂里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其后,又开发了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形式的新样品,获得大批生产订单。不过,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贝雕作品在内容上突破不大。曾有技术人员设计了《麻姑献寿》的传统题材作品,送有关部门会审时,不少行家颇为赏识,可受极“左”思想影响的人却牵强附会,作品被打入冷宫不说,作者还受到严厉批评。技术骨干的创作积极性因此受到很大打击,不久又受政治运动影响,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
“四人帮”粉碎后,贝雕工艺在文艺春风中复苏。洞头贝雕工艺厂领导班子重新配备,一些跳槽了的技术骨干回归车间,生产重又恢复。第二年,新设计出的大型贝雕画屏《玉人秋风》、《春湖钓趣》在广交会亮相,获得大批订单,以后陆续推出的贝雕山水画屏、贝雕首饰盒等,年产值都在百万元以上。这一业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海岛小县,是十分骄人的。贝雕业鼎盛时期,厂里的技术骨干和生产人员达200余人。当时洞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洞头三件宝:貂皮贝雕和玛瑙。”可见贝雕工艺生产,一度曾是洞头海岛经济的一个亮点。
洞头贝雕工艺品通过上海进出口公司,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广受好评。时逢第24届奥运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召开,马德里的宾旅餐饮等服务业抓住商机装修迎客,洞头的贝雕画屏成了抢手货,贝雕厂一下子接到了价值800万人民币的订单。不久,30多个品种的3200多件贝雕画屏,装了40个集装箱,远渡重洋为奥运添彩。这批工艺品中,最大的一幅,宽1.2米,长7米,堪称当时的贝雕之最。
1993年后,受到名贵贝壳原料日渐稀缺不断涨价、工厂流动资金短缺以及人才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贝雕生产出现滑坡。此后,贝雕工艺厂改制,工人大多另谋出路,部分贝雕艺人自行办厂,自主营销。近10年间,他们陆续开发了使用于家具的倒模平嵌贝雕,应用于领带夹、衬衫袖扣、高档钢笔的日用贝雕精品,生产少量贝雕画屏和小型贝雕旅游纪念品,但其生产规模、品种式样、销售总量,都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
默默守护期待重振
如今在洞头县,从事贝雕工艺的作坊已寥寥无几,留意县城街上经营贝壳的店铺,出售的也只是贝串、贝堆一类的小工艺品,那美轮美奂的贝雕画屏已是凤毛麟角。
叶永福是当地仍在默默守护着贝雕工艺的少数民间艺人之一。他已经50岁出头,是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和洞头县民协的副主席,也是原贝雕工艺厂的技术人员,曾设计过在广交会受到好评的贝雕画屏等工艺品。贝雕工艺厂改制后,他创办了永富贝雕工艺品厂。说是厂,其实也只是个家庭作坊,和爱人合力支撑着。他不仅孜孜不倦地继续从事贝雕画屏生产,而且不断开拓,创作了多件圆雕类的贝雕工艺品。
叶永福创作的《云海流音》(图),以生长了20多年、高度达30多厘米的罕见大蚌壳,代替过去的贝雕画底板,又利用贝壳的细腻圆润、洁白亮丽的特点,雕刻了两名如敦煌飞天的乐女形象。在祥云缭绕中,乐女轻抒飘巾,缓拨弦琴,痴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而高30厘米的《如来佛》,则是从上千斤蚌壳中挑选特厚特白的佳料,经精雕细镂组搭而成,既无底板,也不设木框。一尊立体的贝雕佛像,其庄严、高洁、慈悲的内涵显现无遗。这两件创新贝雕工艺品,在1996年和1999年的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中均捧回金奖,还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览。叶永福发现,以贝雕作品参展的,仅见洞头县一地。他既为洞头贝雕的一枝独秀欣慰,也为这一工艺品的日渐式微心痛。
谈到贝雕萎缩的原因,洞头几个贝雕艺人的看法大致相同:人才缺档是关键所在。贝雕受材质所限,雕刻的难度大,技艺掌握不易,经济收益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是精彩的市场经济,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坚持下来的少数几家贝雕作坊,只靠老艺人支撑着,加上规模小、资金缺、设备差,难以为继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近来,陆续传来的一些消息令人宽慰:在全国性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呼吁声中,洞头县政府十分关注本地这一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工艺,除了上报省里被列为保护项目之外,县旅游局还特意在景区购物点为贝雕工艺品的销售提供了店面,以鼓励贝雕进入旅游市场。据悉,洞头通车后,旅游业兴旺,贝雕小卖部的生意也挺红火。
我们期待洞头的这朵贝雕奇葩再度盛开。
图为贝雕《云海流音》